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济南市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本巻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的选项,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济南中考化学)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葡萄酿酒 C.冰雪融化 D.光合作用 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合理开发洁净能源 B. 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3. (济南中考化学)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易得电子 B. 第三周期 C. 带负电荷 D. 化学性质稳定 4. 下列操作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时,应先检查该气体的纯度 B.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C.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就可以 D. 闻药品的气味时,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 5. (济南中考化学)化学与我们的健康、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变质食品中含霉菌毒素,不可食用 B. 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C. 用洗洁精将盘子上的油洗掉,属于乳化现象 D.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6.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2H B. N2 C. O D. Fe 7. 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用于制造铬矾、火柴、铬颜料、电镀、有机合成等。重铬酸钾中铬(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6 C. -6 D. +12 8. 分析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7 f9 a( Z. J4 ]9 i* f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9. (济南中考化学)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铑等)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来制备生产硝酸所需要的一氧化氮,其反应可表示为4X + 5O2 4NO + 6H2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物质只含氮、氢两种元素 B. X物质的化学式量为17g C. 该反应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 10.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液体 B. 饱和溶液升温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1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B. 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D.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3:16 12. (济南中考化学)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鉴定物质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所用到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振荡)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二氧化碳与氮气 (燃着的木条)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13. 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明同学的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氧气与氮气不发生反应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 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是可燃物燃烧反应中的催化剂 D. 氧化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 14. (济南中考化学)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15. 进入高原地区,人们一般会产生高原反应,出现缺氧的现象,这里的“缺氧”是指缺少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16.(济南中考化学)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质量比为9∶44,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31∶44 D.10 ∶ 11 17.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不符的是 A. 氢气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O2 点燃 Fe2O3 C. 红磷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 D.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18.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分析物质是化学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g碳与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 B.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C. 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电子 D. 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19. (济南中考化学)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