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年潮州市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免费解析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2018年潮州市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免费解析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化学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蒸馏水 C.金刚石 D.氧气
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振荡试管
C.
贮存气体
D.
倾倒液体
5.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6.如图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硫元素
B.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可表示为X+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已知:2KClO3
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阅读: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请回答第11、12小题.
10.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12.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二、化学填空题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铁原子; ②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③2个铝离子;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 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2所示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15.有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C.;D.;E..
2018年潮州市九年级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蒸馏水 C.金刚石 D.氧气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蒸馏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进行解答;
B、根据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进行解答;
C、根据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不是所有的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进行解答;
D、根据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解答.
【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也带电,故A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而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不是所有的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例如锂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C错误;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演绎推理可以从一般到一般;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4.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振荡试管
C.
贮存气体
D.
倾倒液体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振荡试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C、根据贮存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不能上下震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贮存气体应使用集气瓶,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正放,且集气瓶口应盖上玻璃片,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从世界范围看,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A、二氧化碳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气体,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空气污染原因、污染物的种类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6.如图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硫元素
B.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可表示为X+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为8,已达到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粒子的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其离子符号为X﹣,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7,表示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已知:2KClO3
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
答案:A.
【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D.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氧气供给呼吸、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注意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空气的成分、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阅读: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将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探测.“嫦娥奔月“,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请回答第11、12小题.
10.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1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下列表示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做法判断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误,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内数字为原子的质子数、“+”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圆外的弧线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最近的弧线表示第一层,依次向外为第二层、第三层等;离圆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解答】解:A、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3个质子,所以A错误;
B、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B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有3个质子,所以B错误;
C、氦﹣3原子核里有2个质子,核外应有2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有3个电子,所以C错误;
D、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做法可知,D的结构示意图是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对于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会进行判断正误.
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
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
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B.
C.
D.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B原子的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设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则a:b=x:
,x=
.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铁原子 2Fe ; ②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P4 ;
③2个铝离子 2Al3+ ;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O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根据题意,1个单质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写出其分子符号即可.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①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
②由题意,1个单质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P4.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其元素符号为:O.
故答案为:(1)①2Fe;②P4;③2Al3+;(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 ①表示的是 原子 ,②表示的是 分子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3)如图2所示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7 .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在原子中核內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据此解答.
【解答】解:(1)①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①是原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②是分子,故填:原子,分子;
(2)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氯化氢是纯净物,不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错误;
C.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错误;
故填:A;
(3)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7﹣2﹣8=7,故填:7;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点评】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有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生成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的另外两种固体分别为C、D.将固体C、D分离后,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你推断出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KMnO4 ;C. MnO2 ;D. K2MnO4 ;E. H2O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根据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B就是氧气;A为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会生成氧气,所以A就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后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所以C就是二氧化锰,D就是锰酸钾,E就是过氧化氢溶液,将推出的物质进验证即可.
【解答】解:
根据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B就是氧气;A为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会生成氧气,所以A就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受热后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把C加入一无色液体E中,也能迅速产生B气体,所以C就是二氧化锰,D就是锰酸钾,E就是过氧化氢溶液,各种物质都满足题中的条件.
故答案为:
KMnO4;MnO2;K2MnO4; H2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钦州中考化学模拟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下一篇:
2018广元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版无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2中考语文辅导之名著阅读试题精选
2014中考语文必备:易用错成语汇编(
专家强调:午餐要吃好
橘皮浑身是宝可做美味佳肴
高考三餐巧安排
给孩子做营养美味牛腩
中考来了如何吃出好成绩
中考食谱:米香鳕鱼饼
备战2014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及详
2014中考语文总复习——语音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