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泸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泸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D.原子
2.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的是( )
A.HClO4 B.KClO3 C.HClO D.KCl
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5.(泸州市中考化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的是( )
A.将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B.蜡烛燃烧
C.铁丝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8.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二、(本大题共4个小题,9、10题每空1分,11、12题每空2分,共28分)
9.现有 ①镁 ②氮气 ③高锰酸钾 ④碘盐 ⑤氖气. 用序号填空:
(1)充入“验电笔”中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 ;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充入袋中的气体是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10.某种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不带电的粒子叫 ;其中带正电的粒子叫 ;带负电的粒子叫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该原子的名称是 .
11.(泸州市中考化学)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2.如图是李铭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是 a ,b .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 .
(3)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所需溶液的操作顺序: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① ② .
三、(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其中13题4分,14题16分)
13.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如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kg
(2)欲将50kg 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kg水.
14.某品牌化肥尿素包装袋上部分信息见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回答:
(1)尿素(化学式CO(NH2)2的化学式量为 ;
(2)一个尿素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为 ;
(3)尿素中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试计算判断该化肥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某农田计划施用上述品牌的尿素(化学式CO(NH2)2)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 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kg?(写出计算过程).
四、(本大题3个小题,15题8分,16题7分,17题13分)
15.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其中C和D内含同一种元素;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A、C、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五种物质间较比关系如下:
①E
A+B ②A+D
C
根据以上回答问题:
(1)写出A、C的化学式:A C
(2)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符号是 .A、C、E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16.(泸州市中考化学)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1)用 法收集一试管纯净的气体.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检验收集的气体的方法为 .
[实验现象]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由以上现象可知此气体是 ;该无色溶液是 ,则原假设成立.
17.(13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收集氧气可用装置E,原因是 ;收集氧气还可以用 (选填“C”或“D”)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以选用 (填字母序号)作发生装置.其中二氧化锰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泸州市中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 )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D.原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钙、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2.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的是( )
A.HClO4 B.KClO3 C.HClO D.KCl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则x=+7价.
B、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价.
C、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0,则z=+1价.
D、钾元素显+1价,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m,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m=0,则m=﹣1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生石灰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物质溶于水放热还是吸热来考虑本题,知道常见放热物质有哪些,常见吸热物质有哪些,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解: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即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的溶于水吸热的有:硝酸铵.
故选A
【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
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 )
A.②和④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所以①③④都是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似;而②最外层电子数是2,表现为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活泼.
故选B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从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去分析解答;
B、从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去分析解答;
C、从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去分析解答;
D、从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溅出伤人,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容器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要把滴管伸入容器内;故错误;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防止过滤时液体溅出烧杯外;故错误;
C、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故正确;
D、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6.(泸州市中考化学)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含有两种原子,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
B、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C错;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有氧化物生成的化合反应的是( )
A.将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B.蜡烛燃烧
C.铁丝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四氧化三铁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泸州市中考化学)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分子构成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存在分子,故错误;
C.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每个茶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故正确;
D.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14+16×3+14×2=174,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大题共4个小题,9、10题每空1分,11、12题每空2分,共28分)
9.现有 ①镁 ②氮气 ③高锰酸钾 ④碘盐 ⑤氖气. 用序号填空:
(1)充入“验电笔”中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 ⑤ ;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充入袋中的气体是 ② ;
(3)属于混合物的是 ④ ;属于化合物的是 ③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① .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
【分析】(1)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2)根据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3)根据物质分类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氖气是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红光,因此充入“验电笔”中通电时发红光的气体是氖气;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因此充入袋中的气体是氮气;
(3)④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等不同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中含有不同种元素,属于化合物;镁属于金属单质.
故填:(1)⑤;(2)②;(3)④;③;①.
【点评】该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0.(泸州市中考化学)某种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不带电的粒子叫 中子 ;其中带正电的粒子叫 质子 ;带负电的粒子叫 电子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 ;该原子的名称是 铝原子 .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以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带电情况可知: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其中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14个微粒不带电,也就是说有14个中子,质子和电子共有40﹣14=26,又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质子数为13,则该元素是铝,其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13+14=27.
故答案为:中子;质子;电子;27;铝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核电荷数的关系,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8号和13号元素分别是氧元素、铝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8号和13号元素分别是氧元素、铝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故答案为:(1)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Al2O3;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14分)(2016秋•古蔺县校级期中)如图是李铭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是 a 烧杯 ,b 量筒 .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加快溶解 .
(2)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 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
(3)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所需溶液的操作顺序: ②①⑤④③ .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① 氯化钠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 ② 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玻璃棒的用途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利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砝;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和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答】解:(1)a 是烧杯,b 是量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
故填:烧杯;量筒;搅拌加快溶解.
(2)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是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故填:氯化钠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
(3)操作顺序:取药品,称量,放入烧杯中,加入水,搅拌形成溶液.
故填:②①⑤④③.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氯化钠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多.
故填:氯化钠没有完全转移到烧杯中;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三、(泸州市中考化学)(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其中13题4分,14题16分)
13.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如图包装说明,这袋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47.4 kg
(2)欲将50kg 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用于农作物的催肥,需加 450 kg水.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
【分析】(1)根据题意,这袋化肥净重50kg,含氮量为16.8%,据此结合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这袋化肥净重50kg,含氮量为16.8%,则含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16.8%,则这袋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50kg×16.8%÷(
100%)=47.4kg.
(2)欲将50kg10%的碳酸氢铵溶液稀释成1%的溶液,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50kg×10%=(50kg+x)×1% x=450kg.
故答案为:(1)47.4;(2)450.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14.某品牌化肥尿素包装袋上部分信息见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计算回答:
(1)尿素(化学式CO(NH2)2的化学式量为 60 ;
(2)一个尿素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为 8 ;
(3)尿素中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4:7:1 ;
(4)试计算判断该化肥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某农田计划施用上述品牌的尿素(化学式CO(NH2)2)100kg,但由于货源短缺,现改用硝酸铵( 化学式NH4NO3),为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的质量是多少kg?(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6)先计算出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故填:60;
(2)每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共8个原子;故填:8;
(3)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12:16:(14×2):(1×2×2)=3:4:7:1.故填:3:4:7:1;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44.8%,该尿素化肥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5)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故填:46.7%;
(6)设:需要硝酸铵的质量为x.
100kg×44.8%=
×x
44.8kg=35%×x,解得x=128kg
答:要保证含氮量相当,所需硝酸铵128k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四、(泸州市中考化学)(本大题3个小题,15题8分,16题7分,17题13分)
15.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其中C和D内含同一种元素;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A、C、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五种物质间较比关系如下:
①E
A+B ②A+D
C
根据以上回答问题:
(1)写出A、C的化学式:A O2 C CO2
(2)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符号是 H .A、C、E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根据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E
A+B,所以E是水,生成的A和B是氢气和氧气;D是黑色固体,能在A中燃烧,所以A是氧气,D可能是木炭,生成的C为二氧化碳,B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E
A+B,所以E是水,生成的A和B是氢气和氧气;D是黑色固体,能在A中燃烧,所以A是氧气,D可能是木炭,生成的C为二氧化碳,B是氢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C是CO2;
(2)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符号是H,A、C、E含有同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故答案为:(1)O2,CO2;
(2)H,8.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6.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这瓶溶液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首先提出假设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在空白处完成相应内容.
[设计实验]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
(1)用 排水 法收集一试管纯净的气体.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
(3)(泸州市中考化学)检验收集的气体的方法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
[实验现象]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由以上现象可知此气体是 氧气 ;该无色溶液是 过氧化氢溶液 ,则原假设成立.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
【分析】由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的信息,符合标签特征的还有过氧化氢溶液等,其中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作出猜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的信息,溶液中溶质的一个粒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且能与黑色粉末二氧化锰混合后生成气体.符合条件的常见无色液体有过氧化氢(H2O2)等,由题意,提出的假设是该无色溶液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设计实验】①在试管中取少量黑色粉末二氧化锰,向其中滴入该无色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大量的热,说明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结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能支持燃烧,是氧气,该无色溶液是过氧化氢溶液,原猜想成立.
故答案为:【设计实验】①排水;②过氧化氢
水+氧气;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实验结论】氧气;过氧化氢溶液.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氧化氢溶液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3分)(2016秋•古蔺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 试管 b 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序号),收集氧气可用装置E,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收集氧气还可以用 D (选填“C”或“D”)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3)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以选用 B (填字母序号)作发生装置.其中二氧化锰 催化 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
(4)(泸州市中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3)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氧气的性质来选择收集方法;
(4)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答.
【解答】解:(1)①是试管;②是水槽;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物是固态,并需要加热,故选择A装置来制取;收集氧气可用装置E,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该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水+氧气;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连接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水槽;
(2)A;氧气不易溶于水;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3)B;催化;过氧化氢
水+氧气;
(4)
2H2O2
2H2O+O2↑;催化; C;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第18页(共20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攀枝花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8德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解析版含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2012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识记集锦
2010年湖南长沙中考英语作文题目
洋葱不含脂肪可多吃
补脑食谱——豆腐炒蛋
中考第五天早餐食谱推荐:面包鸡柳
2016九江市中高考期间 考生饮食“七不
中考营养菜谱:茶碗蒸蛋糕
中考必考课内文言文十五篇复习要点(
十个必备的中考答题策略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