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巴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版无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赵妍妍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巴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计21个小题,满分60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Ca—40  F—19  Cl—35.5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2分,共26分)
    1、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一组是(  )
    
A.菜刀生锈、牛奶变酸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玻璃杯摔碎、米饭变馊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碘与酒精不能形成溶液
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3、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将仪器洗刷干净
B.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C.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体外溅把滴管伸入试管内
    4、(巴中市中考化学)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黄金压成金箔
    B.酒精做燃料
C.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寿命
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5、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液体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NaOHB.浓H2SO4C.NaClD.NH4NO3

    6、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A.菁优网B.菁优网C.菁优网D.菁优网

    7、据报道:从2006年12月起,湛江市全面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含磷洗涤剂中的Na5PxO10会造成水的污染,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Na的化合价为+1价,O的化合价为-2价,则x的值为(    )。
    A.1                B.2                 C.3                D.4
    8、下列描述数字“2”的含义中,不正确的是(  )
    
A.O2中的“2”表示2个氧分子
B.2H+中的“2”表示2个氢离子
C.2H2O中前面的“2”表示2个水分子
D.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9、在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由于下列的操作失误,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B.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
C.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D.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而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空气、硫粉B.二氧化硫、二氧化锰
C.粗食盐、澄清石灰水D.糖水、三氧化二铁

    11、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
    A.、分子间隔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质量增大          D、分子体积增大
    12、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40g,要使溶质质量分数达到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食盐4g                       B.蒸发水分20g
    C.蒸发水分24g.                   D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40g
    13、(巴中市中考化学)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 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 g            B.15.5 g           C.14.5 g           D.14.0 g
    (巴中市中考化学)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4、用化学符号填空:
    2个硫原子          ,   3个镁离子         ,    3个水分子        ,  氧化镁        。
    15、用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必须用化学式表示)
    (1)因        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价廉,所以它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2)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1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第一个反应的基本类型.
    (1)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                                     
    (2)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白色粉末 :                       
    17、2017年5月18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郴州成功举行。这场博览会以“神奇的矿晶,多彩的萤石”为主题(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萤石的主要成分是CaF2,试计算:
    (1)CaF2中钙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CaF2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三、实验题(15分)
    18、( 每空1分,共9分)对光亮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表面变黑,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黑色物质的来源产生了兴趣,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小明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是烟灰。
    小亮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小玲认为:铜片表面的黑色固体既有烟灰又有氧气与铜反应生成的新物质。
    【查阅资料】
    (1)酒精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炭黑(即黑烟)。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内,然后用_________夹持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部位加热铜片变黑推知_______(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猜想错误。说明黑色物质的出现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有关
实验二:取一支 20 mL 的试管,将一小段光亮铜片放入试管中,塞上胶塞,并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的空气,封好胶塞并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取下胶塞,观察现象①取下胶塞前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
    ②取下胶塞后的现象:
    铜片变黑
_______(填“小明”“小玲”或“小亮”)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1)实验一将铜片放入试管中加热,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干扰。
    (2)实验二用注射器抽出试管内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证明黑色物质不是烟灰,你还可以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每空1分,共6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如右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_________而生成了固态的_______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 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7分)
    20、(4分)在90g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10g水或10g硝酸钠,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3分)用36%的盐酸(密度为1.18g/cm3)配制1000g14.6%的盐酸,需要多少毫升36%的盐酸?(计算精确到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