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化学 > 模拟题 >

2018石家庄中考化学压轴试题【精编Word版可下载】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张雪娇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石家庄中考化学压轴试题【精编Word版可下载】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I.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系剂不是水的是 (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2.下列营养素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 黄油、牛奶              B.维生素: 黄瓜、西红柿
    C.油脂: 菜油、面粉                D.糖类: 大米。鱼肉
    3.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 冰、铁锈、干冰        B.常量元素:钙、碳、钠
    C.单质:金刚石、液氧、铜粉      D.金属材料: 铝合金、不锈钢、铁
    4.生活和生产中处处充调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的归纳或应用错误的一组是 (   )
    
A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B使用铁质炊具有益人体健康
C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D不锈锅、塑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 A            B. B             C. C            D. D
    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技术B.化学与能源
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图象
氢能源是现在广泛使用的能源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生产
干冰做血液制品冷藏运输的制冷剂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壶内的水垢
用生铁生产电缆
    用铁矿石、焦炭和生石灰炼铁

    A           B. B          C. C          D. D
    6.关于化学反应A +B=C+D.下列说法中确的(  )
    A. 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单质和化合物,则反应物A和B 一定也是单质和化合物
    B. 若A、B、C 、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若A 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
    D. 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充分配合后,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一定减小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间存放硫酸铜溶液    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氧化钠溶液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M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 就碱
    C.除去氢氧化纳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的稀硫酸
    D.将Zn 和Ag 分别放入CUSO4 溶液中,可以比较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
    10.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Cu、稀硫酸、CuO稀盐酸、Ca(OH)2 溶液、Na2CO3溶液C、CO、Fe2O3
    A.      B.        C.       D.
    1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
A活性炭有吸附性脱色剂白糖
B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作化肥
DCO具有还原性工业炼铁

    A         B. B           C. C             D. D
    12.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B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加适量水,用手触摸容器壁
C鉴别硫酸铜溶液和稀盐酸分别观察溶液颜色
D鉴别烧碱溶液和石灰水分别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A            B. B           C. C                D. D
    向烧杯中逐渐加入X溶液全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 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
A稀硫酸氧化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C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稀盐酸

    A       B. B       C. C        D. D                     
    14.下列物质的用途。性质均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物质用途性质
A石墨电池电极石墨很软
BCO冶炼金属CO有可燃性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显碱性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易分解

    A          B. B            C. C           D. D
    15.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实验的步骤是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乙实验若按照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乙实验中,若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16.下列实验现家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发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氢氧化钾溶滴入到氧化铁溶液中;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电解水实验: 两极均有气泡产生,正、负两极气体体积的比约为2: 1
    D.熟石灰硝酸铵固体一起研磨: 有刺微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17.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 在酚酞试液中加入高温燃烧后的石灰石,溶液变蓝
    C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18.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BaCl2溶液、Ca(OH)2 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质量的X溶液,分别加入酚酞试液NH2Cl溶液、Na2CO3溶液,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该物质X是(   )
    
加人物质酚酞试液NH4Cl溶液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产生刺激气味气体无明显变化

    稀盐酸    B.BaCl2溶液       C.Ca(OH)2溶液        D.NaOH溶液
    19.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增加的是(  )
    A.铜和稀硫酸            B.硫酸和烧碱溶液
    C.氧化铁固体和盐酸      D.碳酸钾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能做氮肥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定含C032-
    21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YZ
CO2Ca(OH)2溶液H2O
BaCl2稀硫酸碳酸钠溶液
氯化钠CO稀盐酸
CO2CO2

           B.            C.④       D.④
    2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回隔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把碳酸氢铵和农家肥料草木灰(碱性)配合使用,会降低肥效
    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23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IMG_256
    ②中溶液为无色                     B. 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
    C. ③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D. ③中发生中和反应
    24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
    B. 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如果某物质不溶于水,则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C. 碳、一氧化碳都能与氧化铜反应,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D. 碳酸钠、碳酸钡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因为它们都含有碳酸根
    26我们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IMG_256
    A. 碱性溶液和碱溶液:包含关系
    B. 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并列关系
    C. 氧化物和化合物:交叉关系
    D. 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
    27如图所示,天平两端烧杯中各放入等质量的溶液后,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不同试剂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
    IMG_256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排水法收集氧气,要等导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B. 保持空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空气分子
    C. 检验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气体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1. 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水杯,分別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醋,然后将两个鸡蛋洗净后。放入杯中,观察到如图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鸡蛋沉入水底后不受水的浮力力   B.加入食醋后鸡蛋表面会产生大量气泡
    C 加入食醋后鸡蛋的质量会不断减小 D.若鸡蛋漂浮在液面时,浮力等于重力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B施肥时,草木灰与 NH4C1混合使用增强肥效
C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分子之间有间隔
D液态二氧化碳可用于图书馆灭火降低图书馆档案的着火点

    下列图象中不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IMG_256
    A. 向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稀硫酸
    D. 向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增加而发生变化,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3小明为了比较X、Y、Z、W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I
    A.Y>Z>X>W     B.X>Y>W>Z     C.X>W>Y>Z      D.W>X>Y>Z
    
XYZW
稀盐酸
Z的硝酸盐溶液
W的硝酸盐溶液

    34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MG_256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此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5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
    36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
    37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 用玉米、高梁、大米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IMG_256
    A. 两溶液仍饱和
    B. 甲溶液仍饱和
    C.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溶液质量:甲=乙
    39.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如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IMG_256
    A.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
    D. 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
    40.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在该温度下,将25g 氯化钾固体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25%    B. 28.6%        C. 33.3%          D. 5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