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
中考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2022中考
数学知识点
化学知识点
中考政治真题
生物知识点
优秀作文
中考语文试题
化学模拟试题
中考数学试题
中考化学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模拟题
>
2018年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word版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王蕊
参加讨论
2018年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word版含答案)
由于版式的问题,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现象,为了方便您的阅读请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初一年级某班学生,参加了以“寻找人类历史的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主办方决定先带他们去参观我国境
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那他们应该去到()
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河姆渡
2.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惨遭灭门后,唯一幸存的赵氏孤儿报仇雪恨的故事。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由晋国分裂而来的战国诸侯国是()
A.韩B.赵C.齐D.魏
3.下列几组人物,不可能生活在同一时代,更不可能成为战场上对手的是()
A.夫差VS勾践B.黄帝VS炎帝C.白起VS赵括D.庞涓VS孙武
4.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
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 以“德”教化人B. 有教无类
C. 因材施教D. 当仁不让于师
5.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钓上来的“鱼”是()
A. 黄帝B. 周武王C. 商汤D. 周文王
6. 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7. 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己所
不欲,勿施
于人”[来源:学_科_网]
D. “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8.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
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C. 灵渠D. 黄河
9.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0.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牧野之战C.
阪泉之战D.马陵之战
1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
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耕作技术的提高
12.暑假里,小明买了本名为《趣说三星堆》的书,他想到实地看看书里介绍的青铜文化。他想去的地方是()
A. 成都平原B. 青藏高原C. 东北三省D. 长江三角洲
1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4. 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 启承禹位B. 盘庚迁殷C. 牧野之战D.
国人暴动
15.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商朝末年的贵
族,带兵抵抗周的进攻,兵败降周。
B. 乙带兵攻打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C. 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二、材料题:(20分)
1. 识图回答问题:(4分)
(1)上图1是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
(2)图1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图2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
_____[来源:]
2.考察古
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6分)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1分)
(2)材料二中的“卫鞅”是谁?(1分)他为了说服“孝公”引用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2分)
(3)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1分)[来源:学§科§网Z§X§X§K]
(4)通过管仲相桓公的结果以及卫鞅变法后秦国的变化,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1分)
3. 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1分)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写出两个即可)(2分)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1分)
(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分)
(4)材料四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1分)秦国成为一个怎样的国家?(2分)
2018年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30分)
BCDCDBBBAACAACC
二、材料题(20分)
1. 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粟、水稻(4分)
2. (1)结果:
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1分)(2)商鞅。(1分)引用了商汤、周武王。(2分)(3)途径:战场立功。(1分)(4)注重改革创新,重视人才等(1分)
3. (1)禅让制,(1分)尧舜禹(2分)
(2)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1分)
(3)西周、分封制、(2分)目的是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
(4)公元前221年(1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2018年湘潭中考历史冲刺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一篇:
2017年江西省新余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散文阅读训练:童
备考2014中考语文之议论文阅读训练:
2016年中考历史排序型选择题解题技巧
2015常德中考语文作文范文赏析:记住
中考备考:小心心理焦虑传染
营养食谱——烤鸡翅
2014中考语文作文复习素材:细节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中外名著知识点
2015年中考语文冲刺指导
2015中考神奇的极光阅读答案
中考语文
综合辅导
基础知识与运用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
古诗词
名句名著
语文素材
题型、解题技巧
中考作文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数学
综合辅导
数学公式
数学定理
题型、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代数
几何
函数
圆
三角函数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英语
综合辅导
英语语法
英语阅读
英语词汇
英语写作
英语听力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物理
综合辅导
物理方法
物理公式
力学
光学
电学
热学
声学
学习方法
知识点总结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化学
综合辅导
物质构成
化学方程式
酸碱盐
溶液
碳与金属
化学实验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法
压轴题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政治
综合辅导
政治知识
心理健康
知识点总结
学习方案、课件
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地理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中考生物
综合辅导
学习方法
答题技巧
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点总结
历年真题
模拟题
专项训练
学习方案、课件
历史与社会
综合辅导
试题
备考经验
经验交流
学习方法
常见问题
家长必读
心理指导
考生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