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由于格式问题此试题可能会出现乱码的情况 为了方便您阅读请点击右上角的全屏查看 2018沧州市中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开元盛世 ②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③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沧州中考历史)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5.在古代,要取得“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 )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6.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7.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 ①经常吃鱼 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 ③在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④与朋友一起踢足球。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后金 9.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0.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11.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喜欢唐朝的服装 B.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14.(沧州中考历史)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15.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7.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1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光 B.司马睿 C.司马迁 D.司马炎 20.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23.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24(沧州中考历史).《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2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27.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28.被誉为自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吴道子 D.阎立本 2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30.“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二、材料解析题(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9分;第32题2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4 回答: ①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 ②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此事件? ③此后宋朝政府(包括北宋和南宋)又先后和那些政权签订了和议条约? 32.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之一。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苏州、湖州)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沧州中考历史)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沧州中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 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 ②隋朝建立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 ②开凿大运河 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考点】隋朝的建立;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以历史年代尺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隋朝的兴衰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国家统一.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610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故选A. 2.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开元盛世 ②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③贞观之治。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考点】开元盛世;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以开元盛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贞观之治为依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和开元盛世的知识. 【解答】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描述是人们对武则天统治的评价.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故选B. 3.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评价. 【解答】武则天在位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保持了唐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延续和稳定,促进了唐朝社会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而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 故选D. 4.(沧州中考历史)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考点】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解答】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故选A. 5.在古代,要取得“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 )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考试制 D.察举制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科举制度. 【解答】在古代,要取得“进士、状元、榜眼、探花”这些称号,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的方式取得.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状元、榜眼、探花是科举考试前三名的称谓. 故选C. 6.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 ) 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耀千古的唐诗和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 【解答】唐朝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诗歌和绘画成就突出.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吴道子的画技高超,风格奔放,后世称“画圣”.①③⑤对应正确. 故选C. 7.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你的经历中可能有( ) ①经常吃鱼 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 ③在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 ④与朋友一起踢足球。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社会生活. 【解答】①经常吃鱼,②骑骡子出门旅行,携带纸币、住邸店,③在在“勾栏”中听说书艺人讲岳飞抗金的故事和④与朋友一起踢足球在南宋都城临安都可能经历.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交通比较发达,供住宿的邸店很多,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就形容旅店业的兴旺;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还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等,而岳飞抗金就发生在南宋;足球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蹴鞠,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 故选D. 8.(沧州中考历史)下列搭配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阿保机﹣﹣契丹 B.赵匡胤﹣﹣北宋 C.元昊﹣﹣西夏 D.阿骨打﹣﹣后金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政权的建立. 【解答】10世纪时,女真受到辽的控制和压迫,后来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各部.完颜阿骨打继任女真首领后,继续领导抗辽斗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不是后金. 故选D. 9.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分析】本题考查成吉思汗的功绩. 【解答】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故选B. 10.下列能大致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A B.B C.C D.D 【考点】(沧州中考历史)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并立的认识. 【解答】唐末以来,中原割据混战,民族政权林立.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辽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形成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其中北宋统治区域在南,辽的统治区域在北,西夏统治区在西北地区. 后受辽控制压迫的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在杰出首领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结束了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局面.北宋皇族赵构于同年重建宋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几次南下欲灭亡南宋,遭到了主战派岳飞等的抵抗,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西夏政权一直存在,后来与金先后被蒙古所灭,南宋则被元朝所灭. 故选B. 11.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早在宋朝时,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选项中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自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喜欢唐朝的服装 B.唐朝在世界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唐朝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考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人”称谓的由来. 【解答】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故选B. 1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瓷都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解答】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期,北宋时期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故选A. 14.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唐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 【解答】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两大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础.蔡文姬和王昭君都是东汉时期人,都曾远嫁匈奴.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故选A. 15.(沧州中考历史)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对宋代娱乐生活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瓦子”又称“瓦舍”是宋代城市生活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出现的原因是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休闲娱乐场所就日益形成规模. 故选B.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考点】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了回族的形成. 【解答】元朝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故选C. 17.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读《马可•波罗行纪》,了解意大利商人经商的情况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器 【考点】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马可·波罗东行与《马可·波罗游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可•波罗行纪》的知识点,应把握《马可•波罗行纪》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元朝的商人不可能有的经历”,结合所学知识:《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 故选C. 1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考点】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的知识点,应把握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发明.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四大发明”“北宋时候”,结合所学知识点:早在西汉早期,我国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在唐朝中期的书籍中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活字印刷术是北宋的毕昇发明的;北宋时期,人们制成了指南针. 故选B. 19.(沧州中考历史)《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光 B.司马睿 C.司马迁 D.司马炎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考查《资治通鉴》的相关知识. 【解答】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历时19年编成.全书294卷,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从战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 故选A. 20.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通过阅读题干可提取有效信息“南宋抗金名将”.本题主要考查岳飞抗金. 【解答】A.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 B.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将领. C.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击日本倭寇英雄. D.郑成功是明朝后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英雄. 故选A. 2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 【解答】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经济上出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关系获得发展,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故选D.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后期 B.南宋前期 C.南宋后期 D.北宋前期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据所学知,商业的发展以及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解答】据所学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品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故选D. 23(沧州中考历史).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该展厅内容与民族政权、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都无关. 【解答】四幅图片中《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荣的景象,南宋纸币铜版拓片说明了南宋时市场上有流通纸币,这是当时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货郎图也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表现,市舶司的设立说明了宋代的海外贸易发达,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是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综上所述,以上四幅图是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B、C、D选项都与商业繁荣无关. 故选A. 24.《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春节. 【解答】题目给出的《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是春节.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过节前要打酒庭院,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春节的习俗. 故选B. 2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考点】宋词和元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词的代表人物. 【解答】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等.②关汉卿和⑤赵孟頫不是宋朝人. 故选B. 26.(沧州中考历史)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解答】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周围的在片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故选C. 27.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生活. 【解答】北宋初年,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故选A. 28.被誉为自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吴道子 D.阎立本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书法家. 【解答】隋唐时期,我国书法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故选A. 29.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大唐西域记》 B.《水经注》 C.《金刚经》 D.《佛经》 【考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准确识记. 【解答】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 非常精美.唐朝雕版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故选C. 30.“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谁与谁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南宋和金的对峙. 【解答】南宋岳飞抗金后,双方达成和议,规定宋向金称臣,南宋送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故选D. 二、材料解析题(此题包括2道小题,共40分.其中第31题19分;第32题2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4 回答: ①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 ②此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此事件? ③此后宋朝政府(包括北宋和南宋)又先后和那些政权签订了和议条约?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南宋和金的对峙. 【分析】本题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4的历史资料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和金与南宋的对峙的相关知识. 【解答】(沧州中考历史)①据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大宋皇帝”是宋真宗,“北朝”是指辽. ②据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第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但双方又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③此后北宋和西夏签订了和议条约,形成了辽西夏北宋并立的局面;南宋和金政权签订了和议条约,形成了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故答案为: ①宋真宗;辽. ②澶渊之盟;评价: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但双方又保持了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双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③北宋和西夏;南宋和金政权. 32.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是我们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之一。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苏州、湖州)熟,天下足。”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C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三,说明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具体变化?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沧州中考历史)从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推动作用. (3)本题考查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出现的具体变化以及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据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可知,材料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生活不饥馑也不富足的状况. (2)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是南宋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为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产生了推动作用.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和材料三南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北方战乱,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从外国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4)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告诉我们,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 故答案为: (1)汉朝时南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生活不饥馑也不富足的状况.(表达意思相近即可) (2)C. (3)北宋时政府财政收入多靠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南方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回答两点即可原因:①北方战乱,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也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使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很快;③从外国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④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回答两点即可 (4)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技术的传入和使用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或:经济发展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人才的交流;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北方黄河流域开发较早,环境破坏比较严重,要注意环境保护,与自然的和谐.一点即可. 第1页(共1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