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模拟题 >

2018届扬州树人学校中考历史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含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许君 参加讨论

    
    
    2018届扬州树人学校中考历史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含答案】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历史试卷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 圣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奴隶制                      D. 分封制
    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B.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C.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5.汉武帝时,某郡守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横行不法,为害乡里。结果却被某奉命巡视地方的官员密奏而获罪,这个巡视官员的官职应该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刺史                                   D. 太尉
    6.秦朝“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 分封制度      B. 世袭制度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度
    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餐桌上也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商品经济发达 
      C. 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                         D. 南方统治着提倡
    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包括
    A.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B. 南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
    C. 人口大量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D. 南方城市发展
    9.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 使吐蕃与唐结盟                               B. 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C. 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D. 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10.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 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 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 对西方文明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D. 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在元朝时专门设立了直接管辖台湾的机构
    A. 中书省         B. 行中书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12.民族英雄戚继光抒发立志报国情怀的诗句是
    A.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3.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 它没有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B. 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C. 它本身就没有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化        D. 它的范围波及整个欧洲
    14.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召开,外交大臣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国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体                         D. 英国是国家元首,议会服从英王
    15.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对本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意义。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C.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宪法                                       D. 进行了反对外来干涉的革命战争
    16.“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A.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确立君主制度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17.崛起于法国动荡之际的拿破仑果敢刚毅,一生传奇,是非成败,众说纷纭。如果以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可选择的史实依据是
    ①夺取政权,加冕称帝   ②打败反法同盟,冲击欧洲封建势力
    ③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④亲自主持编制、颁布实施《民法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8.1851年,英国首都伦敦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即现在所称的世博会)展现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当时的展品中可能展出的有
    ①蒸汽机车   ②电话机   ③橫渡大西洋的汽船模型  ④无线电发报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9.美国南北战争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场战争
    A. 消灭了种族歧视,有利于国家团结                              B. 打败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
    C. 颁布了《宅地法》,满足土地需求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0.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也随之加速集中,最后便走向了垄断,例如美孚石油公司、西门子电气公司等大财团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组织                               D.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1.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在法国掀起,这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了许多著名思想家。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A. 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B. 反对开明的君主执政
    C. 批判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D.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2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引爆这只“火药桶”的“火星”是
    A. 苏格兰人民起义                                  B.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D. 萨拉热窝事件
    23.近代有一位英国的物理学家,著有划时代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研究成果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是
    A. 牛顿          B. 贝多芬                         C. 达尔文                      D. 爱因斯坦
    24.“在一战的冲击下,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中,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冲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列依据材料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十月革命是在一战期间爆发的                 B. 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C.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 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5.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
    B. 都损害了其他弱小民族的利益,表现出“弱国无外交”
    C. 都涉及了中国问题,体现了大国意志
    D.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9分,27题7分,28题9分,共25分。)
    26.(9分)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的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3分)
    材料二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1分)
    材料三 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3)材料三,明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什么事件?“远征”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四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
    (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1分)
    27.(7分)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1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1分)
    材料三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新的政治制度”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
    材料四
     版权所有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四的美国中央权力关系来自于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受到谁的思想的影响?(2分)
    材料五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
    (5)材料五中的文件颁布于某一资产阶级革命,此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事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有何意义?(1分)
    28.(9分)关注“三农”是当今社会一个热点话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古今中外事例甚多,中国、俄国、日本都不断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据此回答:
    材料一 唐代史学家杜佑说:“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                        ——《通典》
    (1)唐贞观年间出现“马牛布野,斗米不过三四钱”的繁荣局面,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采取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有哪些?(1分)
    (2)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什么?两国又各自如何解决的?(3分)
    材料二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3)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二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三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4)材料三中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该模式的特点是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这些措施的实施,政策的调整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分)
    2018届扬州树人学校中考历史冲刺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345678910111213
CDCCCDCDBCCDB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DBDCCDCBDA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9分,27题7分,28题9分,共25分)
    26、(9分)
    (1)原因: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事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3分)
    (2)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1分)
    (3)郑和下西洋(1分);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1分)
    (4)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政策(1分);影响: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1分)
    (5)轨迹:从开放交流到闭关保守。(1分)
    27、(7分)
    (1)人文主义或自由平等(1分)。
    (2)哥伦布(1分)。
    (3)《权利法案》(1分)
    (4)启蒙运动(1分);孟德斯鸠(1分)
    (5)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
    (6)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任意一点1分,一定要有关键词“资本主义”);
    28、(9分)
    措施: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重视农业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等(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决农村土地问题。(1分)
    俄国: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1分)
    日本: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1分)
    (3)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1分)
    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对其中一点即可,1分)
    (4)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2分)
    (5)启示:农业政策调整要有利农业发展,有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结合国情,尊重经济建设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等。(1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