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年 ![]()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历史试卷 2018.4 ![]() ![]()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观察右图,导致两地房屋建筑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B.劳动技术 C.自然条件 D.生产工具 2.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A.郭守敬 B.商鞅 C.李冰 D.李春 ![]()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D.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5.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一位数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这位数学家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徽 D.宋应星 6.右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中国朝代更迭示意图”的片段。 其中“?”处应为 A.西晋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O%;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 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O%;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O%, 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O%。这说明 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 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 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 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 9.观察右图,图中“?”政权的建立者是 A.杨坚 B.赵构 C.赵匡胤 D.朱元璋 1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宋代的 A.会子 B.交子 C.飞钱 D.宝钞 11.下列语句中,能够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12.下列图示反映了中国古代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按其设置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图1、图2、图3 B.图2、图3、图1 C.图3、图2、图1 D.图2、图1、图3 13.下列名言中,表达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敌决心的是 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4.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下面这组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 玄奘 鉴真 郑和下西洋 A.唐朝经济繁荣 B.明朝科技成就 C.经济重心南移 D.对外友好交往 15.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17.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康梁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派掀起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18. 与右图文物相关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赵登禹 19.中国近代的“状元实业家”是 A.荣德生 B.荣宗敬 C.张謇 D.张骞 20.下列宣传口号,反映国民革命主题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21.《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2.下列人物中,为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是 A.佟麟阁 B.张学良 C.傅作义 D.张自忠 23. 下列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有 ①把中国的造纸术等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 ②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 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③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和医学知识 ④撰写了《马可•波罗行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公元7世纪,日本以中国隋唐为师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是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 25.适合填写在右图“?”处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6.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发表于170年前,成为全世界无产者斗争的纲领性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7.“玻利瓦尔解放南美洲”“章西女王抗英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血腥的资本积累 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D.二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28.下列人物传记,能反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9.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④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下面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 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8分,第33题13分,第34题11分,共45分。) 31.(13分)多元·合作·共享 材料一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亚非欧早期文明成就表
(1)依据上表,将下列文明成就与其评价进行正确搭配。(将成就的序号填写到相应位置,4分)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甲骨文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 (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巍然耸立,象征着神化了的国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 )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 )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备受推崇。 (2)概括上述人物言论所体现的共同的民族精神。(1分)从林则徐、杨靖宇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相关事迹说明该精神。(2分) 材料三 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 ——(美)德克·普德 (3)正如德克•普德所说,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为“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其中“?”处应填入( )(1分) A.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B.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C.中国的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材料四 在大约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全球化的进程涉及世界各地区的人口,并且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发展。一方面,动植物、疾病以及人群跨过大洋来到新的土地上,影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且建立了新的社会。另一方面,商人利用新航路的便利创立了真正的世界经济体系,农产品、工业产品以及其他各种商品都可以到达遥远的异地市场。此外,印刷术和火药在全世界传播开来…… (4)依据材料四,概括在近代历史早期阶段,“全球化的进程”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材料五 2015年,习近平主席发表了《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指出,实现此目标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年7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5)结合材料五,从以下图文材料中任选其一,谈谈当今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的努力。(史论结合,2分)
![]() 材料一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但如何具体实施对外开放,从哪里起步,这在当时还是个问题。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习仲勋正式向中央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华侨众多等特点,在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及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经济特区通过国家立法正式诞生,这一天也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日。 依据上述图文材料,概括深圳创办经济特区的优势。(3分)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概括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起到的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二,谈谈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深圳特区的哪些精神值得发扬?(2分) 33.(13分)战争·和平·发展 材料一 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中,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但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文化的交流。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2分) 材料二 一代枭雄拿破仑戎马一生,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下表是小林同学制作的“评价拿破仑战争”。
(2)结合上表,指出小林评价拿破仑战争所采用的方法。(2分) ![]() (3)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排列上述图片。(填写序号即可,1分) 材料四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2分)并指出二战胜利的原因。(1分) 材料五 二战后,许多国家都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或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5)结合材料五,谈谈中国政府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2分) 材料六
(6)面对战争灾难,只希望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争取和平而努力。请从材料六中选择除示例之外的一则恰当资料,说明该资料与下面表格中主题的关系。(3分)
34.(11分)某校学生分三个课题小组进行历史探究活动。 [“古代文明我探寻”小组搜集到下列文物/文物模型照片] ![]() (1)从上述图2、图3、图4中任选两幅,结合所学,按照所给范例,完成表格内容。(4分)
[“奋争探索我寻求”小组搜集到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的资料]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中国近代不仅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探索的历史。 对于康有为,颂之者称他是改革家,贬之者称其为保皇党,章炳麟就曾撰写文章对他的保守思想进行批驳。 孙中山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不怕困难和失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进而到晚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思想,后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有人认为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2)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4分) ①“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指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 ) ②康有为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 ) ③孙中山晚年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 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 ) [“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 (3)两位老人在谈话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2分)为什么张华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