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2018年人教版中考历史冲刺试题【精选word版 可下载】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一、选择题 1.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导致了很多新职业的出现,按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电工 B.火车司机→汽车司机→航天工程师 C.电工→空姐→铁路工程师 D.电工→火车司机→空姐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是( ) A.《美国的悲剧》 B.《等待戈多》 C.《约翰·克利斯朵夫》 D.《静静的顿河》 3.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C.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D.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4.欧美现代派艺术家运用各种新奇怪异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其中大胆推陈出新,创立立体派绘画的是( ) A.凡高 B.毕加索 C.达利 D.达·芬奇 5.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推动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面是对美国青年卡特在1928年某天经历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他驾驶着四轮汽车在大街上奔驰 B.他通过电子计算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E-mail C.晚上,他在电灯光下阅读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 D.他听见了飞机在天空翱翔的声音 7.假如你是一位图书馆管理员,一位读者想要阅读法国荒诞派剧作家的作品,你可以向他推荐( ) A.《美国的悲剧》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等待戈多》 D.《静静的顿河》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9.中国互联网是全球第一大网,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但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警惕( )①网络成瘾 ②网络犯罪 ③健康上网 ④网络受骗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从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到2016年苹果iPhone7问世的40多年来,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种变化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苹果手机的功能和性能较先进 B.在全世界手机应用很普及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11.对待克隆技术,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坚决支持 B.放任自流 C.加强管理 D.全面发展 1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由此表明( ) A.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B.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C.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D.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等待戈多》剧中反复出现下面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有人问过作者:两个流浪汉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阅读了该剧的剧情后,你认为戈多指什么? 14. 18世纪60年代以来,从蒸汽机的产生到原子能的利用,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下图中的发明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又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请举出这次科技革命中发明的一种交通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到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自2013年12月7日中国窗网站的新闻报道 材料二 面对风云而起的网站,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及网上书店、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人们在议论和分析网络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相比,可以和电的发明相比,认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格、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要人类离开网络,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往。 ——摘自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互联网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新学知识,写一篇评述互联网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不少于150字)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知识经济给现代社会带来哪些现实的影响?(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点) (4)简要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认识。 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商用以来,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发展起来,目前已延伸到2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亿用户。1994年,中国开始接入互联网。近年来,中国新互联网订户的月增长率达到5%到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到去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自2013年12月7日中国窗网站的新闻报道 材料二 面对风云而起的网站,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及网上书店、网上学校、网上购物、网上银行,人们在议论和分析网络的意义和价值。 一种观点认为,网络的发明可以和蒸汽机相比,可以和电的发明相比,认为网络将人类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革。 另一种观点认为,网格、网络化正在导致计算机理性的无限蔓延,人文精神的丧失,因此要人类离开网络,更多的进行“面对面”的交往。 ——摘自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互联网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新学知识,写一篇评述互联网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不少于15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