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模拟题 >

2017届净月附中月考语文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刘楠 参加讨论

    ☆☆☆ 点击下载试题 ☆☆☆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菜畦(qí)炫耀(xuàn)绽放(zhàn)忍俊不禁(jìn)
    B.恣睢(suī)绮丽(qí)蜿蜒(wān)潜移默化(qián)
    C.亘古(gèn)追溯(shuò)惺忪(xīng)繁花嫩叶(nèn)
    D.氛围(fēn)木讷(nè)契合(qì)祸不单行(huò)
    2.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员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B.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C.我们坚信,有那么一天,中国的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D.只要增加投入,就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4.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在乎山水之间也。
    ⑤子曰:“其恕乎!,”
    ⑥唐诗意蕴丰富、深刻,我们在吟诗时,常常能感受到诗人所抒发的心志。从杜甫《望岳》“”的诗句中,我们领略了诗人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从李白《行路难》“”的诗句中,我们感慨于诗人即使遭遇人生的挫折仍乐观自信的积极人生态度。
    5.将下面的简讯概括成-句话消息。(不超过加20字)(2分)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着。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方部分流域水资源已从周期性短缺转变成绝对性短缺。”这位负责人说,“我国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比20年前减少17%,水资源总量减少12%,其中海河地区地表水资源量减少41%,水资源总量减少25%”。
    6.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4分)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字以内)
    我的表述:______________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20字以内)
    我的感悟:_____________
    7.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3分)
    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遐想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6分)
    古代常用的交通工具有马、船、车等,在古代诗歌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反映古代交通的语句。
    8.请你找出能体现古代常用交通工具“马”、“船”、“车”的诗句各一句。(不能与下面提供的例句重复)(3分)
    9.根据以下诗句,围绕“从古诗看古代交通状况”这一主题写下两点探究成果。(提示:交通工具、交通设施、出行观念、交通道路、民间通信等)(2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10.你认为反映出古代交通的诗歌内容以什么方面居多?(1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2问题(3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等修辞手法。(1分)
    1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7题。(13分)
    岳阳楼记(节选)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2分)
    去;A.距离B.离开C.除掉,去掉
    (1)去国怀乡()(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委而去之()(4)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14.下面句子中的“以”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扶苏以数谏故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6.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2分)
    17.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运用对偶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3分)
    (1)范仲淹。
    (2)欧阳修。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阅读就是阅世》,完成18-22题。(13分)
    阅读就是阅世
    ①1978年,我16岁,正当少年。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读过的书是可以跟人一辈子的。所以,类如浮士德的永恒冲动,曼弗雷德的孤高厌世,还有哈姆雷特的不断怀疑与反省,成为我日后一再提及的永恒记忆。当然,那样年代中的成长并不轻松。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都使人脆弱而易感。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当时的感觉,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与快感,难以言说。
    ②今天的孩子,二十多岁了,通常还幼稚率薄。听说狄更斯们可以为一个街区的拐角写去几千字,就问:写一些这样的文字,有什么意思?还有,像罗曼?罗兰这样,让克利斯朵夫与安多纳德错失在两列相向而开的火车上,一如自己玩剩下的小把戏,怎么看都不像是有创意的安排呀。
    ③其实,快乐满足的仅是感官,经典满足的才是心灵。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这一点,他们能知道并愿意知道吗?特别是,当他们的阅读通常不再及此,并因这种不及,不再认为经典之于人生有多重要的时候。
    ④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许多孩子除了在中学文学课上读过一些经典(通常是快读速读),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经典(通常是戏说歪说),再没有开卷有益的经历;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但孩子们只拿书作消遣;笛卡尔说“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但他们把与书交谈的时光变成了游戏的时光。于是,这些现象所表明的认知的肤浅,已经造成这个时代思想的贫薄与文化的匮乏,而这种贫薄与匮乏,又必定会延缓和阻碍一个民族的心智成熟。
    ⑤但我们也不能失去希望。应该相信,总有一个时刻,人们得安静下来,为人生的意义而苦恼。总有一天,人们得重新认识读书与人生的意义,并由衷地体会到,若自己内心没有的东西,谁都不可能颁赐给你。
    ⑥契合着个人的经历,最近曾再读但丁,《神曲》“地狱篇”的第一段说:“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昏暗的森林中醒悟过来,因为我在里面迷失了正确的道路。”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迷失,借助于种种外力的帮助,最终都走了出来。但在我,读《神曲》本身,就是走出迷途的最好方法。
    ⑦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作者汪涌豪,有删改www.gaosan.com)
    18.文章第③段有一句话具体解说了“阅读就是阅世”,请把这句话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作者开篇举自己年轻时阅读的事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20.作者在第④段说“结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精读本段,写出“令人担忧”的结果所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21.温家宝总理说:“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结合“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2分)
    (1)杜威视读书为探险,法朗士视读书为壮游。
    (2)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我理解()句:
    22.作者说:“有时对一个情节乃至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请从《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四部名着中任选“一个情节(细节)”或“一个人物”,叙述你在阅读过程中类似的情感或认识的变化。(不少于80字)(4分)
    (二)阅读《圈子决定你的未来》,完成23-26题。(10分)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李愚
    ①泥土靠近玫瑰,吸收了它的芬芳,因而散发出芬芳的香气。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和什么样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就会和他有相同的“味道”,所谓“臭味相投”也有这个意思。
    ②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朋友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其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很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
    ③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比如一条狗、一只猫或一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在生活中,每个人应善于擦亮慧眼,对“第一眼”作出理性判断,避免成为人类的“小鹅”。
    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虚夸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辈。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生活得更好,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
    ⑤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而其区别在于:圈子的大小,圈子能量的高低,是否善于经营圈子。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⑥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摘自《深圳青年》,略有改动www.gaosan.com)
    23.“圈子决定你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何用意?(4分)
    24.在②-⑤段本论中,作者是这样分析说理的:首先→再列举科学实验中研究成果作事例论证-→最后(2分)
    25.下列有关“印刻效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物体对另一物体形成的可以逆转的跟随反应,称之为“印刻效应”。
    B.“印刻效应”源于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C.“印刻效应”给我们的启发是:在人际交往中,要善于擦亮慧眼,作出理性的判断。
    D.以“印刻效应”为例进行论证,使所阐述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26.阅读本文后,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请根据下面提示,任选一题作答。(2分)
    (1)(赞同)补充论据:
    (2)(不赞同)说明理由: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
    要求:①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②文体不限,字数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③题目或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或他人作品。
    题一:1.风景,随处可见:母亲给子女以呵护,是温馨的家庭风景;同学之间携手奋进,是富有诗意的校园风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让人向往的社会风景……
    请以“风景”为题,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题二:2.少年鲁迅喜欢百草园,流浪的高尔基喜欢读书,郑愁予喜欢雨,而安徒生笔下的皇帝喜欢穿新衣服……种种喜欢折射出人物不同的生活经历、个人气质、审美情趣、志向追求。
    请以“我喜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