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试题 ☆☆☆ ![]() ![]() 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摒弃(bìng) 撷取(jié) 笑靥(yán) 卷帙浩繁(zhì) B.解数(xiè) 静谧(mì) 唱和(hè) 鲜为人知(xiǎn) C.缱绻(juǎn) 挑衅(xìn) 惬意(xiá) 叱咤风云(zhà) D.炽热(zhì) 癖性(pì) 祈祷(qí) 万恶不赦(shè)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冬学习上不思上进,迷恋网络游戏,他的表现差强人意,引起了老师、家长强烈不满。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C.课文里的诗意童年令我们心驰神往。 D.“倡导全民读书,打造书香名城”的活动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 3.下列语法常识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山绿水”“魅力邮城”“精神振奋”分别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B.“在湛蓝的天空下,故宫博物院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句子主干是博物院辉煌。 C.“这孩子简直成了只泥猴。”这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D.“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 “不平凡”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 ![]() B.关注生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享受生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如此强大;从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身上,人们读到了坚强、勇敢的美好品质。 C.唐宋八大家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其中韩愈的《马说》托物寓意,揭示了人才埋没的原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浸染人的心灵。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揭露了愚氓灭美的现实,让人无比痛心;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而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又让我们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5.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站在高处眺望秦邮大地,秦邮亭、唐镇国寺塔、文游台、宋城墙、明奎楼、盂城驿以及清当铺等一个个历史遗存如一颗颗璀càn( ▲ )的珍珠点缀在这座古城中,它们没有因为时间的流淌而(àn)( ▲ )然失色, ![]() 6.默写(每空l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共9分) (1)_______________ 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 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__。 (辛弃疾《破阵子》) (4)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5)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6)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7)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8)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 ![]() 7.名著及语文实践活动。(共12分) (1)【试猜人名】《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写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凑齐的时候,排好坐次,皆大欢喜,举行盛大宴会。宋江大醉,叫取纸笔来,一时乘着酒兴,作《满江红》一词。写毕,令乐和单唱这首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A便圆睁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在宋江批评武松的时候,B便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僧道袍)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寻找生活门路)罢。” 请写出A、B两处人物名字。(2分) A B (2)【畅谈感悟】《水浒传》中宋江接受招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3)【叙述情节】名著《西游记》中天庭也有两次招安孙悟空,请简述这两次招安的起 ![]() (4)【图文转换】阅读右图漫画,用两句话阐述漫画的寓意。 (4分) ![]() ![]() 二、阅读理解(共54分) (一)阅读 ![]() 别滁(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滁即滁州,欧阳修于1045年8月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8.从一、二两句中能看出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3分) 9.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且”字,它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书谢御史(【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②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九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 ![]() (1)先生益大怒( ) (2)先生文章名一时( ) (3)汝敢笞我( ) ![]()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卷石底以处(《小石潭记》) B. 巡城遇之 至之市(《郑人买履》) C. 遂焚烧其车 其真无马耶(《马说》) D. 乃遍游江浙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2.翻译句子。(6分) (1)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治水必躬亲》)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3.这段文字主要记叙了什么事?表现了谢御史什么品格?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 ①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很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②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作为对比,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纷纷谈论和研究西学,但是,不必说在西学造诣上名冠欧美,即使能与那里众多大学者平起平坐的,可有一人? ③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④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作者认为玄奘“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请细读第一段,说说哪三处地方能具体表现这一点。(3分) 16.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诚如文章末段所言,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精神伟人被电视剧等形式“娱乐化”了,对此等现象,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伟人的亵渎与不敬,不该提倡;但也有人认为,以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介绍伟人未尝不可。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5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9分) 桃红柳绿是故乡(杨泽文) ①故乡是什么?面对我生命的降生与出发之地,我常常无言以对。因为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一个富有诗意的。 ②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说,人是经受不住一生漂泊之苦的。所谓四海为家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其隐藏的本质是“没有家”。没有家,没有故乡情结,生命就显出平面和单薄。 ③应该感谢承纳我们生命原初的栖居之地。即便那里唯有的风景或许是一座山岗、一道峡谷、一条小河、一片池塘抑或一棵大树什么的,但它们毕竟刺激和调动了我们最初的生命意识。它们使我们后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成为一种可能;它们使我们后来滋生故乡意识和 萌发离开故乡的勇气;它们使我们的生命永远处在一种回归与放逐的自我完善之中…… ④不论丰沃还是贫瘠,不论鲜亮还是灰暗,故乡就是故乡,它只能永远让人们交付情感而编织深刻的眷恋。在永恒的眷恋中我们才有勇气抚慰心灵的种种创伤和人生的种种痛苦。 ⑤从感觉上说,故乡永远处于大地的中央,而自己仿佛是一株远离太阳的向日葵,但总要把花盘转向故乡升起的那轮太阳。蜗居于现代都市的我,免不了要为生计奔波不止,时常像鱼一样游移在色彩缤纷的大街小巷,远离着日月星辰,远离着花草树木,在喧嚣与躁动中消蚀着岁月,耗费着精力。而故乡则在远方的日渐朦胧中反而变得更加深沉。那源自于遥远的穿透力让人不容置疑和无法拒绝。于是乎开始着手构思如何请好假期,如何打点行装,如何启程,如何撰写好一篇回乡赋。 ⑥我和妻子、女儿是在一个春日融融的三月里踏进故乡热土的。一路上夫妻俩被女儿的种种问话折磨得口干舌燥。那接连不断的“这是什么花呀草呀、那是什么树呀鸟呀”等等诸多问题源自于女儿幼小的求知领域。而在现代都市里,她注定没有机会提出这么多问题。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感到一种难言的隐痛和悲哀。因为我原以为吃穿不愁的女儿是幸福的,可走在乡间的路上时我才感到女儿其实是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一棵弱草,她无法面对真正的大自然,她无法感知山川河流和草木虫鱼。那种从电视荧屏上得来的一切“富有”是抽象而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你看,当我们踏进父母笑脸相迎的老家门坎时,一只小狗猛然窜出,就吓得女儿躲到我身后尖叫直哭—— ⑦在故乡,我感到一种实在的澄明与开敞,劳累已久的 ![]() ![]() ⑧到了归期,我和妻子及女儿告别依依不舍的故乡亲人,酸楚地踏上归程。途中,女儿问:“爸,你为什么淌泪?”“因为爸爸离开家了。”“我们的家不是在城里么?”“噢,对。我们的家是在城里。爸说的是离开故乡。”“故乡是什么?”突然间我心底颤动了一下,女儿终于问到了我思考已久的问题。 ⑨“桃红柳绿是故乡。”面对女儿停步仰望的疑问,我终于随口说出一句平淡无奇的话。想不到女儿眨眨眼笑着往前跳开了,嘴里喃喃地念道:桃红——柳绿——是——故乡。不知为什么,我竟顿然间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18.文章一开头就设问:“故乡是什么?”从全文看,作者所说的故乡究竟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内容探究作答。(5分) 文中⑥⑨两小节划线句都提到“不知为什么”,请分别对其原因简要解释。(4分) 说说第⑤节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结合第⑥节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第⑥节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6分) 三、作文(63分,其中书写3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是指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散步旅途中的迂回,读书学习中的困惑,平常生活中的磨砺……往往更能让你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 请以“曲径通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 ![]() 1.B 2.A 3.D 4.C 5.璨 黯 弥 嘉 6.(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千里共婵娟 (3)赢得生前身后名 (4)悠然见南山 (5)一览众山小 (6)蜡炬成灰泪始干 (7)感时花溅泪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1)A李逵 B鲁智深 (2)①宋朝的社会观念,根深蒂固的忠义思想。宋江曾为官吏,这个人在骨子里有一种忠君的封建思想,即便是死也要忠义之名,流芳千古。自己与兄弟们是由于被逼无奈,才只能为寇,自己一直想当官,当朝廷招安,并给予好处时,就投降了。这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②梁山有一部分人曾为官吏,曾为良民,属于迫不得已上梁山,与那些本身的土匪、浪荡之人不同,不想一辈子为绿林人,宋江很理解这些人。 (3)①第一次招安,因为龙王和冥君状告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玉 ![]() (4)示例:孩子希望时间走快点,快快长大;老人希望时间走慢点,能更多享受生命。(各2分,要围绕“时间”,写出孩子和老人的心声) 8.春天 阳光明媚、花开浓艳、绿柳在清风中轻摇的美景。 9.且,是暂且、姑且的意思。一个“且”字,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开怀畅饮的表面上的欢悦,而透露出来的则是被表面上的坦然平静掩饰着的内心里的极不平静。 10.①更加 ②名扬,闻名 ③用竹板打 ④借 11.A 12.①这辆车怎么能够再让宰相乘坐呢?②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③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3.这段文字写了谢御史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而被削职为民的事,表现了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14.一个民族应该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或“忘记玄奘是可耻的”也对。 15.①“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或: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②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③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遭他婉谢。 16.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17.【回答示例】不赞成。因为玄奘等精神伟人,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思想巨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然而精神伟人一旦被 “娱乐化”之后,往往会因为历史真实的被抹杀,而变得“面目全非”,这不仅是对伟人的亵渎与不敬,也不利于我们个人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发展。我们应该循着历史的真实去了解他们,吸收他们的思想精髓,这样才更有利于个人乃至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从赞成或不赞成的角度回答皆可。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清晰即可得5分。) 18.故乡是我们生命的降生与出发之地;故乡是我们生命的回归与放逐的自我完善之所;故乡是我们情感的永恒的眷恋;故乡是我们抚慰心灵创伤和消解人生痛苦的寄托;故乡是美丽令人神往的地方。(意思对即可) 19.(1)单一的都市蜗居生活,使女儿对大自然几乎一无所知,这是做父母的失误。(2)对故乡是什么”这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答案,我对故乡的理解更深刻,感情更深厚。 20.比喻,“故乡”比作“太阳”,“我”比作“向日葵”,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回归故乡的浓烈情感。 21.电视荧屏上的大自然的画面虽然是色彩缤纷的,却是抽象的,片面的,没有在大自然里的观察和 ![]() 22.作文同中考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