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该如何复习化学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 1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实验仪器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 硫 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铝箔 4Al + 3O2 =2Al2O3 碳 C+O2=CO2 铁3Fe + 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磷 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氮。 物质的分类、组成、构成 1.物质由元素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物质的分类:单质、纯净物、化合物、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方法 1.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2.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如果觉得以上内容不够详细,可以点击查看初三化学学习方法相关文章,了解更多! 1如何提高化学成绩 理解双基,掌握化学用语 所谓“双基”即指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它们一般都是用简明精炼的词句表达出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时不要只局限于熟记,要善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准确无误地去理解。 重视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研究元素化合物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鉴别与鉴定等定性定量分析时,一般都要以实验为手段加以验证或探究完成而得出结论,因此要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实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