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历时64天,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予以各个歼灭,并以军事压力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实现了对北平守军的和平改变,解放天津。 ![]()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根据辽沈决战后的形势,估计傅作义下步行动有三种可能:一是固守平津;二是放弃平津,傅系部队撤逃绥远,蒋系部队撤江南;三是放弃平津,所有部队都撤至南京一带。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 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 天津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将云集北平地区,使北平傅作义集团陷入绝境。这就是说,对天津有力的军事打击,为和平解决北平创造了有利形势。此时,傅作义一再派出代表和平津线前线司令部代表谈判。 经过三次谈判于1月21日双方草拟并签署了《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协议书规定:从1月22日起双方休战,北平城内驻军25万人移驻城外,到达指定地点实行整编。至1月31日,傅部全部开出城外,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