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9-05-11 初三网 刘贵山 参加讨论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
    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一、战略运筹(第一篇至第三篇):
    第一篇《始计篇》
    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第二篇《作战篇》
    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第三篇《谋攻篇》
    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作战指挥(第四篇至第六篇):
    第四篇《军形篇》
    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第五篇《兵势篇》
    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第六篇《虚实篇》
    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三、战场机变(第七篇至第九篇):
    第七篇《军争篇》
    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第八篇《九变篇》
    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四、军事地理(第十篇至第十一篇):
    第十篇《地形篇》
    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第十一篇《九地篇》
    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五、特殊战法(第十二篇至第十三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第十三篇《用间篇》
    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