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知识点是很多的,下面是一些常考的知识点汇总。 1除 chú “除”是形声字,小篆从“阜”部[即阝(在左)],余声(韵母相同)。表示台阶。 ①台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朱子家训》) ②去掉,清除。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③修治。即除逆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④拜官授职。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⑤流逝,过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从 “从”是会意字,甲骨文为一前一后两个“人”字,象两人前后相随。表示跟从、跟随。 1cónɡ ①跟随,追随。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②依顺,听从。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从事,参与。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④依傍,紧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⑤使……跟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⑥随从的人。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项羽之死》) ⑦指堂房亲属。《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zònɡ 通“纵”,合纵的盟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1辞 cí “辞”字本来写作“辭”,是形声字,金文从“ ”(表示治理),司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表示打官司时双方的诉讼,后引申为言辞。 ①借口,托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②言辞,文辞。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③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 ④告别,辞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⑤推辞,不接受。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⑥计较。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⑦审讯,口供。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传》) 1殆 dài “殆”是形声字,小篆从“歹”部,台声(声母相近,韵母相同)。表示危险。 ①危险。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攻篇》) ②有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③懈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④大概,恐怕。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⑤几乎,接近,差不多。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