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
    二:
    1、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一词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拟人等,请分别写出例句。
    2、说说你对“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句词的理解。
    3、这首词的韵脚字是哪些?
    4、写出两三句咏梅的诗句。
    答案
    
  
    1、对偶: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夸张:已是悬崖百丈冰。拟人:她在丛中笑。
    2、这句写梅花虽然自己凋谢了,但看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词人根据梅花冬开春谢的特点加以引申,表现了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
    3、到、报、俏、笑
    4、咏梅的诗句:①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②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③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意思对即可,答案不唯一)
    译文
    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