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      
    谏院题名记①
    司马光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宫。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②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③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④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选自《温国文公司马公文集》卷六十六,是司 马光于宋仁宗末年知谏院时所写。②天禧,宋真宗的第四个年号。③庆历,宋仁宗的第六个年号。  ④嘉,宋仁宗的最后一个年号。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居官者                           (2)彼汲汲于名者         
    (3)专利国家而不为身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为任亦重           真无马也(《马说》)
    B 刻石               至陈(《陈涉世家》)
    C四海众              虽我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D专利国家不为身谋    人不知不愠(《论语十二则》)
    13.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宋朝设立谏官的目的和特殊之处。
    B、本文也体现了作者司马光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
    C、本文的记叙简洁利落,既做到面面俱到,又惜墨如金。
    D、本文涉古论今,文意丰厚,感情充沛,令人回味不尽。
    14.你认为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
    (1)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2)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
    答案:
    11.(1)这,这样 (2)心情急切的样子 (3)谋划(打算)
    12.D 
    13.A(2分)
    14.本文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3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就能得满分,意思接近即可)
    15(1)(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2)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
    附:文言翻译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当谏官的人,(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把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清楚地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