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颜之推《勉学》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勉学(节选)
    颜之推(南北朝)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反风灭火。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观罪追财。爰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义轻财,少私寡欲,济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强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知敬鬼神    事:侍奉       B. 本欲开心明目     开心:心情舒畅,快乐
      C.不劬劳        惮:害怕       D. 千户县         宰:主管、主持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何蔽也哉                      则智者尽
    B.不必知稷早黍迟也                弃甲曳兵
    C.无不利事也                     使不辱诸侯
    D.不忘诚谏,利社稷              焉用亡郑陪邻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欲其观古人之义轻财
    A. 五亩之宅,之以桑           B. 素留侯张良
    C. 以天下之为尽在己           D. 且庸人尚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就让子弟向他们学习,而不知道让他们向古人学习,作者认为这是糊涂的做法。
    B. 作者认为在古代,各行各业中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只要去向他们学习就可以成就事业,不需要向今人学习。
    C. 一贯骄傲奢侈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把礼作为自我教育的根本,露出端庄的神情,抑制自己骄傲的神色。
    D. 有人读了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耀武扬威,侵犯长者,看不起同辈,颜之推认为像这样去学习,还不如不要学习。
    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分)(《寡人之于国也》)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分)(《秋水》)
    答案:
    7. D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项语气词,代词;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项介词对于,在。
    8. 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9. B.(“不需要向今人学习”没有依据。)
    10.(1)所以被武将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被动句”“良”“是”各1分)
    (2)认真地兴办地方学校的教育,把孝敬长辈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东西了。(1句1分)
    (3)听到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1句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叫子弟去仰慕学习,而不知道让他去学习古人,多么糊涂啊!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手拿)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担任大将;却不知道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妙道。只知道遵承上级的命令体察下情,聚积钱财和粮食,就说我能担任辅佐大臣;却不知道敬重侍奉鬼神,改变旧的风俗习惯,调节阴阳,(懂得)推选举荐贤圣之人的道理。只知道不谋私财,勤于公事,就说我能治理百姓;却不知道诚己正人给他人做榜样,救灾灭祸。只知道执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说我能评判案件,却不知道侦察、取证。涉及到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牧羊的人们,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广博地学习向他们请教,没有不利于成就事业啊。
    读书做学问的原因,本意在于使心胸开阔使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罢了。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于是)谨慎戒惧,行动起来照着去办;不懂得侍奉君主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尽守职责不越权,见到危难接受任命,不忘对君主忠谏,来有利于国家,(于是)凄恻自省,想要效法他们;一贯骄傲奢侈的,要让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把礼作为自我教育的根本,露出端庄的神情,抑制自己骄傲的神色;一贯见识浅薄吝啬的人,要让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欲寡贪欲,周济穷困的人,(于是)羞愧生悔,积聚钱财也能够分散给别人;一贯暴悍的人,要让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谨慎贬抑自己,人老的时候还能够待人宽容,尊贤容众;一贯怯懦的人,要他看到古人的通晓生命的意义舍弃自己的生命,坚强正直,说话一定诚信,做好事不求回报,奋发图强,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所有行业无不如此。即使不能做到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于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施行起来没有不见成效。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所以)他们的忠孝没有人听说,仁义不足道;(如果)让他判断一件诉讼,一定不会弄清事理;(如果)治理千户小县,一定不会管好他的百姓;(如果)问他造屋的事情,一定不知道楣是横的还是竖的;(如果)问他耕田的事情,一定不知道稷黍哪个早而哪个晚;吟诗谈笑,诵读辞赋,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悠闲,只能增加一些迂腐荒诞的才能,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所以被武将、平俗的小吏们共同讥笑诋毁,确实是由于这个原因吧!这是学习的人要求得长进的原因啊!(我)看见有的人读了几十卷书,就自高自大起来,冒犯长者,轻视同辈。大家仇视他像对仇敌一般,厌恶他像对鸱枭那样,像这样用学习来损害自己,还不如不要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