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沈复《浪游记快》阅读理解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浪游记快(节选)
    [清]沈  复
    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以来第一好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出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福”、“寿”字。华山之脚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选自《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释】①琢堂:姓石,沈复儿时好友。②幕游:指沈复离乡做了石琢堂的无官职的辅助人员。③土人:本地人。④太华:指华山。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惜未含葩  ▲ 
    (2)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出游  ▲ 
    (3)内有陈希夷“福”、“寿”字  ▲ 
    (4)泉流甚急,竹绕之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
                                                  ▲                                        
    3.       “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柏中抱槐而生者。”文中这个句子写出了树的
      ▲    ▲    ▲  等特点。(2分)
    4.       作者书斋名为“不系之舟”,原因有哪些?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2分)
                                                  ▲                                         
    5.       最后一段中,“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
                                                  ▲                                        
    答案:
    15.    (1)到,等到,到……的时候  (2)立即,就  (3)写,书写  (4)长,高(4分,每小题1分)[来源:学&科&网Z&X&X&K]
    16.    (我)下了马(马车),找到泉水漱口,才能说话。(3分,意对即可,没补出主语扣1分)
    17.    古,古老,古朴;多,众多;大,巨大;奇,奇怪,奇特(3分,写出一点得1分)
    18.    屋如舟式,过着幕游生活(人生漂泊、居无定所),喜欢随意无拘束的生活等。(2分,答对两点即可,一点1分,两点2分)
    19.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一个喜爱出游的人。这句话写出了自己未能登太华山而感到遗憾;也写出了作者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水的情感。(4分,答对情感,一点2分,两点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