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王守仁《中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中秋
    王守仁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1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风,和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一类,与杜甫的《登高》、陆游的《游山西村》有区别。
    B. 去年的中秋天空虽然阴沉,但后来皓月万里,今年的中秋却没能转晴,终究没能遇到清辉当空的好景,以今昔对比往昔,为下面内容的展开作铺垫。
    C. 最后两句是虚写,想象去年夜空转晴的盛景,明月的光辉倾泻在大地上,拥抱高山大河,虚实结合,丰富了这首诗歌的内涵,也冲淡了对今年中秋的失望。
    D. 中秋好景难遇,光阴苦短催逼,月隐乌云,雪改青丝,虽然诗人强作乐观旷达,但这首诗中依然弥漫着悲凉,感人心魄,发人深思,也能勉人奋进。
    E.从标题上看,这首诗歌吟咏的对象是中秋,五、六两句写心中的明月,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烘托艺术,以中秋之月烘托人心之月。
    15. 宋明诗歌多有理趣,这首诗歌就是其中代表之作。这首诗歌蕴含怎样的理趣?作者是如何阐发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 CD
    【解析】C项,“山河大地拥清辉”不是去年的中秋景色,而是说只要心中月明,大地无处不光辉。D项,全诗没有悲凉之气,有的是深沉的豪迈之情。
    15. 第一问:人心具有美善的部分,既是生而固有,又能磨而不损。
    第二问:烘托,作者通过大自然阴晴圆缺不定的明月,烘托人心的美善千古不缺,清辉常在;比喻,作者把人心的美善比作明月,能固守内心美善,内心世界光明欢乐,天地山河无处不清辉,化深刻的哲理为生动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