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柳宗元《冉溪》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19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冉溪①
    唐•柳宗元
    少时陈力希公侯②,许国不复为身谋。
    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③。
    缧囚终老无馀事,愿卜④湘西冉溪地。
    却学寿张⑤樊敬侯⑥,种漆南园待成器。 
    【注】①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流入潇水。②陈力:施展才力。希公侯:希望建立公侯的事业。③缧囚:囚犯。缧,拘缚罪人的绳索。④卜:卜居,择地定居。⑤寿张:地名,即今山东省寿张县。⑥樊敬侯:指东汉人樊重。《后汉书•樊宏传》:“父重,字君云。……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漆:漆树。 
    1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年青时的抱负,表明自己渴望贡献才力建立公侯般的丰功伟绩。 B.第三句写诗人因遭遇风波,壮心瓦解徒然落得个贬谪万里的困窘境遇。
    C.第六句写诗人希望在冉溪边选择一块土地,准备隐居赋闲,诗人早年的人生理想已全然泯灭。 
    D.第五句诗人感叹年岁忽已入暮,自己囚徒到老,没有其它的事情可做。
    E.整首诗歌流露出诗人贬谪于蛮荒之地时消沉的意志,诗人对未来已不抱希望。 
    15.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C、E(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C项错在“全然泯灭”,诗人依然是寄希望于未来的。E项错在“意志消沉”,诗人借用樊重的典故,表明自己不畏流言,不怕嘲笑。)
    15.诗歌最后两句借用了樊敬侯种漆南园的历史典故。诗人以樊敬侯自喻,表达了自己决心像樊敬侯那样,不怕世人的打击嘲笑,欲经过长期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抒发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和寄希望于未来的伟大抱负。(6分。运用典故,2分,思想感情,4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