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苏轼《次韵陈履常雪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6-20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次韵陈履常雪中
    苏轼

    可怜扰扰雪中人,饥饱终同寓一尘。
    老桧作花真强项,冻鸢儲肉巧谋身。
    忍寒吟咏君堪笑,得暖欢呼我未贫。
    坐听屐声知有路,拥裘来看玉梅春。
    【注】①本诗作于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赈济颖州雪灾百姓之后。②强项:形容性格刚强不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次韵”要求和诗依照原诗用韵的次序,“酬”则仅指以诗文相赠答。
    B.诗人体验了雪中灾民的饥寒与痛苦,对他们的遭遇寄予了深切同情。
    C.诗中描写老桧和冻鸢,一刚强一巧谋,敏锐抓住了它们的形象特点。
    D.诗人表面上对陈履常忍寒吟咏加以讥嘲,实则赞美了他高雅的情趣。
    15.如何理解这首诗最后两句的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3分)
    B(“体验了雪中灾民的饥寒与痛苫”过甚其辞,颈联“得暖欢呼我未贫”诗意显豁。)
    15.(6分)
    ①诗人借助动作和心理描写,突出了听到木屐声后想要踏雪寻梅的激动与急切;(2分)
    ②表达了诗人对傲雪梅花和盎然春意的渴盼之情,(2分)也抒发了诗人对灾民得以赈济的喜悦之情。(2分)(意思答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