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健康地生活 一、知识建构 病因: 1.传染病特点: 环节: 预防措施:(见课本54页表格) 概念:人体识别自己,排除抗原异物的保护性反应,能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的稳定。 第一道防线:。 免疫免疫(或免疫) 2.免疫 防线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免疫(或免疫) 特异性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刺激产生。是后天获得 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3.(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措施。 疫苗是由被杀死的活减毒的制成的。 中文全称:。 病原体:。 4.艾滋病(AIDS)病症:。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5.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包括:、、。 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拥有愉快的心情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核心;吸烟损伤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酗酒能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毒对人体危害极大,毒品不但会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力。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上当受骗,二是好奇心的驱使,三十寻求刺激。 6.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①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迁移 ②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汽车尾气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水质污染主要来自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7.留住碧水蓝天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生物多样性包括、 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建设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场所)③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例动物园、水族馆、海洋馆。④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防止污染损害生物资源①探寻清洁能源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③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生态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和土壤资源,又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运转利用。是区别于普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二、相关习题 1.时下,饲养狗、猫等宠物成为时尚,同时也带来了狂犬病传播的隐患。人一旦被狗、猫咬伤,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那么,所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B.抗原、控制传染源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2.森林中,蛾的体色有棕色、灰色、白色等。由于某种原因,树干被染成灰白色,长期自然选择使得该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数量发生变化。下列选项最能表示这一变化结果的是() A. B. C. D. 3.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目的是() A.研究水蚤心率的变化 B.研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说明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D.研究影响水蚤心率变化的因素 4.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长有短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能够破坏和排斥所有的病原体D.是在抗原刺激下淋巴细胞产生的 5.许多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时期是() A.发病以前(潜伏期)B.发病初期C.病情最重时期D.病愈期 6.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使用方便 7.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 A.抗原B.疫苗C.抗体D.病原体 8.下列选项中全是毒品的是() A.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B.海洛因、鸦片、冰毒、尼古丁 C.焦油、海洛因、吗啡、冰毒D.冰毒、尼古丁、焦油、海洛因 9.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10.今年春季在我市暴发了甲型H1N1流感,某家庭中母亲是甲流感患者,儿子在母亲患病后注射了疫苗,父亲和爷爷未注射,结果爷爷也患上了甲型H1N1流感。 (1)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它是一种没有___________结构的生物, 在爷爷患病前,该家庭中传染源是,易感人群是。 (2)儿子接种了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我市一中最先发现病例,随后一中全校师生被隔离起来,这种措施属于。流行性感冒能在人群中传播,它有具有和等特点。 (3)儿子在注射了疫苗后不被感染是因为体内产生了,这属于(填特异或非特异)免疫。母亲在病愈后多年内将不再患甲型H1N1流感,原因是。 (4)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季和冬季是流行高峰期,有专家预警今年冬天可能会再次大流行。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这类传染病? 11.近几年来,酒驾、醉驾成为社会公害,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小明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饮酒对人的反应时间到底有没有影响?为了说服爸爸,小明设计了一个"测定反射时间"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爸爸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O刻度附近,注视着直尺; (2)小明松开直尺,爸爸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爸爸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精确到厘米)。 (3)将数值记录在记录表中(实验记录表设计如下) 第一组 不饮酒第二组 饮三听啤酒第三组 饮五听啤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认真分析,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三组实验中,设计不饮酒一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4)在此实验中,测试的反射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爸爸的眼睛在此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__。 (5)分析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