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知识点很多,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总结梳理了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 ![]()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常见的碱 常见的碱的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除此之外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以及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氢氧化铝[Al(OH)3]还有一些生物碱如烟碱(尼古丁)等。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比较 2.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1)酸、碱、盐溶于水形成溶液过程会离解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离子(H+)。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氢氧根离子(OH-)。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为紫黑色 3.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4.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 、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 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 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 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Mn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加热=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电解=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高温==2Fe+3CO2 9.熟石灰[Ca(OH)2]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高温=CaO+CO2↑ (责任编辑:adm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