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地理 > 综合辅导 >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http://www.newdu.com 2020-02-03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这篇文章小编给同学们梳理总结了初中重要地理知识点的框架,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4.大洲分界线:
    (1)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2)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3)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亚、北美:白令海峡。
    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中国的地理差异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