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5)

http://www.newdu.com 2020-02-1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基地三部曲”篇幅巨大,可能除了三十年代早期的E.E.史密斯外,在阿西莫夫之前尚无人敢问津这样的鸿篇巨著。刊登在三十年代流行杂志上的史密斯的“水晶体人”系列也是以短篇小说形式创作的,但阿西莫夫的这部作品远超过了它。
    俄裔美籍犹太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1920-1992)是本世纪科幻文坛的超级大师,也是举世闻名的全能通俗作家。著作逾身的阿西莫夫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实读者,衷心挚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他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科幻史诗“基地”。
    长达七巨册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阿西莫夫晚年撰写的两本前传与两本续集。依照故事的先后顺序,完整的书目如下:前传《基地前奏》《迈向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续集《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其中三部曲由九个中、短篇组成,《迈向基地》包括四个中篇(由于阿西莫夫遽然辞世,计划中的第五篇成了短短数页的跋),其他三册则是真正的长篇巨著。
    “基地”系列的灵感最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心理史学”是这部史诗的中心奇幻因素,而贯穿其间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自然就是“心理史学”宗师、“基地之父”哈里·谢顿。在三部曲中,谢顿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奇人物,因此作者晚年特地以他为主角,用两本前传详尽刻画谢顿的一生,以及“心理史学”与“基地”的创建经过。耐人寻味的是,阿西莫夫晚年似乎愈来愈认同这个笔下人物,而他也的确与谢顿一样,对人类文明有着高瞻远瞩、悲天悯人的关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正是大师胸怀的最佳写照。
    博学多闻、博览群书的阿西莫夫博士从不闭门造车,笔下的科学幻想多少都有原型。例如“心理史学”便是“气体运动论”(物理学)、“群众心理学”(心理学)、“历史决定论”与“群体动力论”(历史学)的综合体;而刺激“基地”不断茁壮成长的“谢顿危机”,则取材自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挑战与回应”理论。
    由于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过于复杂,人类又具有自由意志,因此个人行为绝对无法预测。然而当众多个体集合成群时,却又会显现某些规律,正如同在巨观尺度下,气体必定遵循统计方法所导出的定律。阿西莫夫将这些事实推广,借着笔下不世出的天才谢顿,让“心理史学”发展到出神入化之境,成为一门探索未来世界巨观动向的深奥科学。
    透过“心理史学”的灵视,谢顿预见了人类悲惨的未来:国势如日中天的银河帝国正一步步走向灭亡,整个银河将要经历三万年蛮荒、悲惨的无政府状态,另一个大一统的“第二帝国”才会出现。
    倘若上述发展丝毫无法改变,既然一切皆已注定,也就没什么戏剧性可言。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谢顿进一步发现,虽然阻止帝国崩溃为时已晚,但若想要缩短这段漫长的过渡期,在当时则尚有可为。于是谢顿开始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努力,试图将三万年的动荡岁月缩减为一千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穷尽后半生的精力,设立了两个科学家的据点:第一基地(简称“基地”,由物理科学家组成)与第二基地(隐身在银河舞台幕后,由“心理史学”家组成)。
    两个基地的位置经过特别计算,分别设在“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光是这句语带玄机的话,便衍生出《第二基地》这本书)。此后一千年间,许多预设的历史事件将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稳固、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基地”系列的主线,便是第一基地如何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周期性危机,激发出无穷无尽的潜力;第二基地又如何暗中相助,以逐步实现为期千年的谢顿计划。
    不过,“奇正相生”正是大师的拿手好戏。在既定的情节中,他总有办法再写出变奏,令读者忍不住感叹人算不如天算。三部曲的变奏之一,是无端出现一个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异种人“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整个银河;变奏之二,则是在“骡乱”成为历史之后,两个基地间竟发生了阋墙之战!
    三部曲结束于第二变奏告一段落之处,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结局。三十年后,在全世界科幻迷的千呼万唤之下,阿西莫夫重拾“基地”系列,所写的续集便是第三变奏。
    这一变奏令人拍案叫绝,甚至连谢顿计划都为之颠覆!却也唯有经由这最后变奏,“基地”与“机器人”(阿西莫夫另一重要科幻系列,包括四个长篇与三十几个短篇)才得以遥相呼应,两大系列方能融铸成浑然一体,化为一部俯仰两万载、纵横十万光年的银河未来史。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导读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PotterandtheDeathlyHallows)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本,也是系列的最后一本。
    小说主要讲述了十七岁的哈利本应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继续最后一年的学业,但为了完成已故魔法学校前任校长邓布利多留给他消灭伏地魔的任务,哈利和好友面对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围追堵截,隐形遁迹、历经艰险,最终销毁多个魂器并战胜伏地魔,取得魔法世界伟大胜利的故事。
    故事从还有四天,哈利就要迎来自己十七岁的生日,成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开始。然而,他不得不提前离开女贞路4号,永远离开这个他曾经生活了将近十七年的地方。
    凤凰社的成员精心谋划了秘密转移哈利的计划,以防哈利遭到伏地魔及其追随者食死徒的袭击。然而,可怕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与此同时,卷土重来的伏地魔已经染指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占领了魔法部,控制了半个魔法界,形势急转直下。
    哈利在罗恩、赫敏的陪伴下,不得不逃亡在外,隐形遁迹。为了完成校长邓布利多的遗命,一直在暗中寻机销毁伏地魔魂器的哈利,意外地获悉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传说中的三件死亡圣器,伏地魔将必死无疑。但是,伏地魔也早已开始了寻找长老魔杖的行动,并派出众多食死徒,布下天罗地网追捕哈利。
    哈利与伏地魔在魔法学校的禁林中相遇了,哈利倒在伏地魔抢先到手的一件致命的圣器之下。
    然而,伏地魔未能如愿以偿,魂器不可能战胜纯正的灵魂。哈利赢得了这场殊死较量的最终胜利。
    哈利·波特虽然差点身亡,但最后神奇地死而复生,还和好朋友罗恩的妹妹金妮结婚生子,而之前传出最可能会死亡的罗恩和赫敏也逃过一劫,还幸福地走上红毯。所有的秘密都已揭晓。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三个孩子,赫敏和罗恩也结婚生子。两家人重聚九又四分之三站台,送孩子们去霍格沃茨。
    整部书中哈利都在奋力完成他的朋友和导师邓布利多临终前交付给他的使命。哈利一直在竭尽全力按照邓布利多的要求去做,但是完成这项使命的最大困难不是它的危险或神秘性,而是哈利疑惑于邓布利多是否真正关心过他。当哈利得知,邓布利多的母亲和妹妹与他的父母埋葬在同一个地方,他奇怪为什么邓布利多没有告诉过他。当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的时候,他不明白邓布利多为什么没有将他完成使命所需要的信息告诉他。当哈利不断面对丽塔·斯基特所写的居心叵测的传记时,他甚至开始怀疑邓布利多是否值得他爱戴和尊重。在整个故事中,哈利是否应该信任邓布利多的内心斗争与寻找并摧毁剩下魂器的战斗一样重要。
    哈利的故事表明,对死者的爱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很难相信他们是爱你的。他们不能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也不能再表达他们的爱,所以很容易陷入他们就这样离去了,不再关心或者爱护任何人的想法之中。哈利在去探望自己父母墓地的路上就被这种感觉所占据。
    他来到高锥克山谷是因为他想要找到一些与自己的父母及邓布利多相关的线索,但是整个行程只让他觉得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不能再听他倾诉,给他答复了。
    然而这本书里传达的关于离世的亲友的启示是非常乐观的。摘自威廉·佩恩的那段引语说,“朋友是不会被死亡分隔的”,尽管哈利直到故事结尾处才理解了这个真谛。当哈利最后平复了对于邓布利多不关爱他的担忧时,他在心里收获了一个邓布利多——他头脑中想象的邓布利多——他如此生动真实,几乎就是真的。直到那时,哈利才重新体味到自己对于邓布利多的爱。
    唯一有能力设计筹谋打败伏地魔的只有邓布利多,因为只有他拥有可以推断出伏地魔的所作所为并且找到解决办法的智慧和知识。但是,邓布利多知道这项艰巨的任务只有在他死后才能完成。不仅是哈利、罗恩和赫敏,斯内普、卢平、穆迪还有凤凰社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忠于自己的职守,实践他的设想。在邓布利多死后仍然坚守他交代的使命对于哈利来说并不容易,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然而,邓布利多不是唯一一个需要生者的忠诚和爱的死者。斯内普是邓布利多忠实的追随者,但是他的忠诚和勇敢却真实体现在他对莉莉·波特忠诚的信念上——在他所爱的女人死后仍然忠于她。家养小精灵多比为了把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从马尔福庄园救出而牺牲了,埋葬多比的过程帮助哈利更好地认清了自己的使命。多比的死毫无疑问:它是因为帮助哈利而被贝拉特里克斯杀害,死在哈利的怀中的,哈利所能做的只有怀着对它的崇敬和追思,并且努力延续这份思念。这段经历使哈利迅速理清对于邓布利多的矛盾情感,使他想起曾经对死去的朋友许下的承诺,他必须兑现这个承诺。
    该书多次涉及“主宰死亡”这一主题。哈利父母墓碑上写着“最后需要战胜的敌人就是死亡”,暗示哈利:伏地魔和食死徒的最大野心就是要主宰死亡。通常认为,死亡圣器是指能使人拥有主宰死亡之力的东西。这个词用意含糊,且根据上下文的不同也有所改变。伏地魔真正想要的,也就是圣物集合在一起所赐予的,即长生不老——永远都不会死。可以杀死他人是主宰死亡的另一种方式,就像长老魔杖和阿瓦达索命咒的绿光所展示的那样。还有另外一种战胜死亡的方式就是使所爱的死者复生,就像死亡圣器故事中的二哥所做的那样,就像邓布利多试图要做的那样,就像哈利自己渴望做的那样。事实上,唯一真正主宰死亡的办法是永远敬爱、信任那些死去的人。
    【练习巩固】
    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2
    示例:充满异国风情的海底世界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__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__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国家)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3.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
    五、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沙(纱)
    (二)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拦(栏)
    (四)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蛙(洼)
    【练习巩固】
    1.《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贾生》一诗中表现当权者表面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约客》一诗中表现暮春时节,江南鲜明的景致特点的句子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