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备考经验 > 学习方法 >

中考常考13个文言文词语的用法(3)

http://www.newdu.com 2020-02-24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相当于“那么”。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童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3.(副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连词)表示假设,想防御“如果”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连词)表示让步,想防御“倒是”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6.(助词)无意义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乃
    1.(连词)于是,就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公输》
    陈胜、吴广乃谋曰。——《陈涉世家》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乃入见。——《曹刿论战》
    2.(副词)才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羽、飞乃止。——《隆中对》
    3.(副词)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副词)应该,是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且
    1.(副词)况且
    且为众人。——《伤仲永》
    且秦灭韩亡魏。——《唐雎不辱使命》
    2.(副词)尚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诸
    1.(形容词)众,各个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2.(兼词)相当于“之于”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
    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人名中的字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唐雎不辱使命》
    5.姓中的字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
    因
    1.(动词)顺着,就着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2.(介词)依靠,凭借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3.(连词)因此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4.(副词)于是,就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
    因屏人曰。——《隆中对》
    之
    1.(动词)去,往;到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饲中。——《陈涉世家》
    多助之至。/寡助之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代词)第三人称代词
    ①相当于“他”。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
    借旁边与之。——《伤仲永》
    或置酒而招之。——《五柳先生传》
    楚人怜之。/令辱之。——《陈涉世家》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将军岂愿见之乎?/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隆中对》
    愿借子杀之。——《公输》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惠子相梁》
    ②相当于“他们”。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隆中对》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公将驰之。/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③相当于“它”。
    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
    学而时习之。——《论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
    传一项秀才观之。/受之天也。——《伤仲永》
    复投之。/又数刀毙之。——《狼》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箬篷覆之。/闭之。/石青糁之。——《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马说》
    弗之怠。/走送之。——《送东阳马升序》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明之者谁?——《醉翁亭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个“之”)——《醉翁亭记》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愿终守之。——《唐雎不辱使命》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公输》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相当于“它们”。
    昂首观之。《童趣》/忽啼求之。——《伤仲永》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陈涉世家》
    ⑤相当于“这件事”。
    余闻之也久。——《伤仲永》
    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再拜,曰:“请说之。”——《公输》
    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3.(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
    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童趣》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心乐之。——《小石潭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4.(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仲永之通悟。——《伤仲永》
    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爱莲说》
    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
    春冬之时。——《三峡》
    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益慕圣贤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第一个“之”)
    ——《岳阳楼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也。而不知人之乐。
    ——《醉翁亭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皆布衣之士也。——《唐雎不辱使命》
    此用武之国。——《隆中对》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荆之地方五千里。——《公输》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5.(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心之所向。——《童趣》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唐雎不辱使命》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而离之刺庆忌也。——《唐雎不辱使命》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公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6.(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马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7.(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8.(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妇拍而呜之。——《口技》
    卒之为众人。——《伤仲永》
    久之。——《狼》
    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助词)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前,表示对时间或方位的限制
    期年之后,虽有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满井游记》
    然
    1.(代词)这样,那样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谓为信然。——《隆中对》
    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是的,对的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3.(助词)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以不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为之怡然称快/不觉呀然一惊。——《童趣》
    生气莽莽然/则黯然缥缈。——《山市》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者。——《满井游记》
    娟然如拭/悠然自得——《满井游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4.(连词)然而,但是
    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然胡不已乎?——《公输》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