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人生百态都在诗里,结果也让人唏嘘。便如人的欲望和路途也有千万种,可是结局却是同一个宿命——终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梦幻泡影真如梦,最后落下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 那我们曾经又争什么、乐什么、哭什么、痛什么、挣扎什么,放不下什么? 也许,眼终究要看尽沧桑,心终究要味尽凄凉,有些事才能不再挂心上。 这或许就是所谓人生的道行。 在此之前,也许就只能该怎样还怎样。但至少,心中明了,总是好的。 4、戏外是荒凉 红楼,还有另一种开篇和结尾,那是作者的自况。表现的更真实,也更残忍。 甲戌本第一回的回前诗说: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开篇诗又说: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结尾诗再说: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可以看出,对于这情天恨海,写故事的人依旧是放不下。 唉,人生难免会有耿耿于怀。 尽管故事的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场梦;故事的结束,也告诉我们终究是一场空。但那更多的,是作者的痴想,和向往。 就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张爱玲说:时代是这么的沉重,不容我们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即便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是人生最无可奈何的真相。 红楼的故事依旧是缥缈的,那是一种梦后醒来,痛彻心扉的悟。 于是我们就还可以抱着一份希望: 认为所有的苦都不会白受,所有的泪都不会白流,所有的不堪都自有落场,一切自会水到渠成。 三国演义 1、心机,天机,契机 三国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其实是一场后果前因。 只有懂得了过程,看到了结局,才能感悟得到最初,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吧。 2、开始也是结束 三国的开篇,借用了明代大学问家杨慎的一首词: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用在三国,最合适不过。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曾经叱咤风云、阅尽世间成败的白发老者,站在远去的小船船头,端着杯中酒,唱着这首歌,歌声荡气回肠。 这种境界太高。功名争斗,哪怕是三国中搅动风云的英雄们,也始终沦陷在这个角斗场,脱不开,逃不掉。 我们每个人,在现实的漩涡里,也何尝不是如此。 但起码我们能知道:顿悟,是需要跳出来的,跳出人间种种利欲纠葛;就像我们作为局外人,看着三国中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中的浪花淘尽英雄,才能秋月春风笑谈中。 可惜,大多世人争做的却是当局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