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20-03-16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初中政治的知识点比较多,这篇文章小编给大家归纳总结了中考必背的政治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必背考点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1.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作用: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4、集体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集体经济直接体现着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有重要作用。
    7、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国家保护个体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8、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9、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由什么决定?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一分配制度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10、如何分好社会财富蛋糕。(就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提建议)。
    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分配是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改革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
    ④打击、取缔非法收入。
    法律
    1.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
    2.什么是法治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
    3.法律的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不是由国家认定的。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其他法规则是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驾驭保证实施的。
    5.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终作用:就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
    (2)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们知晓法律而明辨是非。
    (3)法律规定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
    1.国家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2.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3.我们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我们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