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中考语文:《跑出创新“加速度”》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30 今朝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跑出创新加速度
    ①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
    ②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再次成为关键词;“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的激情在会场内外扑面而来。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创新也正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7万亿元;6500多家众创空间服务创业团队40万家,创业就业人数超过140万人……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创新带来的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优势。
    ④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有人用比喻来形容创新:“青藏高原上才能有珠穆朗玛峰。”意思是说,只有在创新高原上才能产生创新高峰,只有在良好的生态下才能让创新者脱颖而出。也正因此,有人提出,改变“创新孤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才能让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培育创新的“热带雨林”,让创新自由生长,离不开改革。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到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到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自主权,代表委员们纷纷为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献计献策。既做好改革的“加法”,又做好改革的“减法”,既注重“补齐短板”,又注重“做强长板”,才能不断培厚创新生态的土壤。
    ⑥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实现“从多到好”“从好到优”,离不开创新。更好凝聚创新共识,更多提出构建良好创新生态的应对之策,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在好环境中开花结果,才能跑出创新“加速度”,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陈凌,选自2019年3月8日《人民日报》)
    15.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创新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要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也已经被创新发展代替了。
    B.没有良好的生态,创新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为创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
    C.第⑤段强调通过改革给创新创造出好的生态。
    D.创新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跑出创新“加速度”,大家必须要形成共识,提出更多的发展策略。
    16.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个论点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6分)
    17.第③段画线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案解析:
    15.【答案】A(3分)
    【解析】A项错误,原文是“正在被创新发展逐渐替代”。
    16.【答案】本文中心论点是“跑出创新加速度”。围绕创新,作者主要谈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二是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生态(或要通过改革来创造良好创新生态)。(6分)
    【解析】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今朝中考语文:www.jzjy365.com收集整理。此题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第二问一般要看每段的首句,可以分论点,仔细阅读文章内容,可知是从③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段“创新越是发展,就越需要一个良好生态”这两个方面来论证的。
    17.【答案】不好。因为该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我国2018年的创新成果,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第③段的观点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画线句子是举2018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例子,是举例论证,运用确切的数字,通过数字的变化,能更好地论证中心论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