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中考语文:《秀才得金不昧》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3-30 今朝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 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 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 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① 封识:封存的标记。② 利:贪图。③ 俟:等待。④ 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拾金/而人不知     B.其人感谢/而去
    C.中有/数百金       D.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恐                 (2)去            (3)因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11、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个“穷”字,可谓点睛之笔,为什么?(3分)
                                                                
    答案解析:
     8、B  9、(1)担心   (2)离开 
     (3)于是  10、(1)听说他(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方来。(2)金钱寄放在他那几年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是他远远超过常人的地方。今朝中考语文:www.jzjy365.com收集整理。11、将秀才的“穷”和他捡到的以及被寄存的金钱进行鲜明对比,突出他拾金不昧、寄金不昧的高尚品格。
     参考译文: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二百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找到了这里,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吻合,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点钱给他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 钱而没有人知道,可以算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点小钱呢?”那人感激地离开。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黄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官吏)离开了几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他(官吏)的侄子因为其他的事情到南方来,但并不是取箱子。(何岳)于是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
     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几年却一点也不动心,这就是他远远超过常人的地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