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阅读、分析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手段〉教材P17图2.3北京地图和图2.4中国地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引课)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圆规和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学生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比例尺。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
(板书)第二章 地图 第一节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做P17 “做一做”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复习反馈:作练习(见习题部分)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