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有些词句看起来做到了“文通字顺”,但细分析起来,距离规范的语言运用相距甚远。 我们看一看另一个学生在他的《窗口中的爱》有这样一段: “在我认为:父亲就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中后期的那个。一天天的忙碌又为了自己的功成名就。祥子回到虎妞身边是被逼无奈,身不由己:而父亲,事实将打电话作为一门必修功课,想用电话温暖我,关心我,保护我,休想!我有母亲对我真心实意的关怀,不需要他装摸做样的问候,假!! ” 在这个语段中,“在我认为:父亲就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中后期的那个。”这个句子中,就有两处表达不规范的问题。规范的语言表达应该是:“在我看来,父亲就像老舍笔下《骆驼祥子》中后期的那个祥子。 ” 另外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身不由己”后的标点不应该是冒号,而应该是分号。如果是冒号,则表示提示或解说关系,从要表达的意思来看,这里根本没有提示或解说的意思。“关心我,保护我,”中“保护我”后面应该用句号,而不是逗号,“关心我,保护我”和“休想”是两层意思,应该用两个句子去表达,而不能杂糅在一起,用一个句子去表达。 四是缺少一定的生活逻辑,表述的语言不符合生活的真实存在。 窗外的雾,就像天上的云被压得很低很低,贴近了地面,本属于午时的太阳,却看不到一丝它的光。这些“低矮的云”里,还滚着沉闷的雷声。整个上午,一直这副模样。一场雨来的突然,却也在人的意料之中。 在这一段中,对雾天和下雨天的表述不符合生活现实。前面两句是写雾,后面描述的却是云,雾天是不能降雨的,雨天的雾是在下雨过程中,因雨比较大,而形式的水雾。雷声也是在即将下雨过程中,或者在下雨过程中形式的,不会一个上午都是雷声轰鸣,而不下雨的。因此这段对下雨前的描写,和生活真实不相适应,违背了生活逻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