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中考语文资源: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词语百科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1年中考快乐语文新专辑:词语百科
    版主导读
    从一个原点出发,经过不同的组合与排列,摇身一变,成为诗歌或者故事,可吟可诵可琢磨。一个词语能够走多远,不是由它的词性、色彩决定,而是由使用它的人,其表达意图与组合能力,决定了词语的呈现方式与功用、风格。
    理解要准确,辨析有门道,运用看语境,还要会品析。词语的考查,大抵就是这些。
    亦萱:词语可是组句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我们平日最常用的。比如河南人一个“中”,简单明了地予以肯定,真是掷地有声;东北人一声“忽悠”,我的手不是摸脑门儿,就是揣口袋儿——看看它们之中哪个不对劲儿。词语它确实会变化、有门道,不练好这个基本功怎么成?
    题型例说
    (一)词义辨析
    例(2010•北京)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告——布局
    解说:两个“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谋略——谋生
    解说:两个“谋”字意思不同,“谋略”的“谋”是“计策”的意思,“谋生”的“谋”是“设法寻求”的意思。
    C.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说:两个“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
    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从前”的意思。
    解题策略:对一组同义词、多义词或反义词的辨析,主要是对词语中不同语素意义的区分,而对不同语素意义的区分又要结合整个词语的基本意义来判断。如A组:“布告”的意思是“(团体、机关)张贴出来通告群众的文件”,可见,这里的“布”是“张贴”的意思。“布局”的意思是“全面安排(多指作文、绘画、下棋等事)”,这里的“布”是“全面”的意思。因此,A项解说是错误的。按照同样的方法,依次对其他选项进行辨析,就能够得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B
    (二)关联词
    例(2010•福建晋江)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 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 可以使万吨的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 为西南腹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因为 所以 而且 B.既 又 从而
    C.既 所以 从而 D.因为 又 而且
    解题策略:对涉及关联词的题目,我们要知道它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独的关联词,如“又”“也”“还”“于是”“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等。使用最多的是第二种形式,即成对出现的关联词。成对使用的关联词,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须理清前后句意之间的关联。
    参考答案:B
    (三)词语选择
    例(2010•浙江杭州)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毋庸 ,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2)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 正义?(3)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 地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 声张 泰然自若
    B.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解题策略: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联系具体语境,注意辨析各个词语的含义。“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是指提出疑问以求解答。“声张”,大事张扬,有公开或泄露等义;“伸张”,扩大,张大(多指抽象事物)。“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跟平常一样,不慌不乱;“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这些词或含义不同,或感情色彩不同,或语体色彩不同,在辨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仔细推敲。
    参考答案:C
    (四)词语运用
    例(2010• 云南红河州) 多难兴邦!玉树地震、云南旱灾、南方涝灾……灾难让我们失去很多,也收获很多。请用“坚强、团结、智慧”三个词串联成一段话,讴歌在抗击自然灾难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50字以内)
    解题策略:此题给出具体语境,让考生用三个词联成一段话。写话时,我们要注意句与句之间语意的贯通;要在理解词语内涵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做到简洁得体,内容符合主题要求。
    示例略。要求文段中必须有提供的三个词语,内容充实,语意贯通。
    中考练兵
    1.(2010•广东梅州)奇妙的汉语魅力无穷。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却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 。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2.(2010•甘肃兰州)根据句意,下列加点的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我珍惜阳光,因为她给我温暖;我珍惜绿叶,因为她给我生机;我珍惜星空,因为她给我遐想(幻想)。
    C.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焕然一新(改头换面),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D.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真是赏心悦目(沁人心脾)。
    3.(2010•浙江湖州)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
    (2)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 了现实的生活。
    (3) 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A.杳无音信 反映 即使
    B.销声匿迹 反应 即使
    C.销声匿迹 反映 虽然
    D.杳无音信 反应 虽然
    4.(2010•广东汕头)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寂寥 肆虐 毫无畏惧 凝聚 殊死未必
    5.(2010•贵州安顺)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支你一着
    语境义的类型
    要理解、把握好词语的语境义,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加以辨析、推敲,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运用、选择、判断。语境义的类型大致有:
    1.比喻或引申生发的语境义。
    就是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了新的、“临时性”的含义。如“安乐窝”,“安乐”是“安宁快乐”的意思,“窝”本指“鸟兽的巢”,也用于比喻“生活处所”。据此可知,“安乐窝”是指“安逸舒适的生活处所或生活环境”。台湾作家琼瑶在《菟丝花》中写道:“小波也是个精灵鬼,它深深明白,只有在我身边,才是它的安乐窝,不会被骂过来、赶过去,或踢上一脚。”其中的“安乐窝”就是这样的用法。
    2.感情色彩转换后赋予的语境义。
    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应注意的是,根据表达的 需要,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的褒贬可以转换。如《青年发明家张勇》中写道:“青年发明家张勇,在中学时代就申请了十多项专利,可见,他的勤奋与努力是超出常人,好得‘一塌糊涂’,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这里的“一塌糊涂”就是贬词褒用。
    3.反语表达的语境义。
    反语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法。它的本意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如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的“标致”一词即是这样。
    4.旧词新用的语境义。
    有些旧的词语,作者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课文里的“源”,因溪水的尽头而得名。又因为溪水两岸种着桃树,桃花落英缤纷,故称“桃花源”,后人简称“桃源”。同时,因本文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幽美之所,现代人一提到“桃花源”,自然就会想到理想美好的地方。如“九寨沟是当代的‘桃花源’,令无数人神往”,其中的“桃花源”就属于旧词新用。
    5.对比形成的语境义。
    在同一语段中,同一词语表达的意思有时也不完全相同。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中的两个“理”,前一个“理”的意思是“管理”;后一个“理”则是“理睬、理会”的意思,与“置之不理”“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可是,谁也没有理谁”中的“理”意思相同。
    词语春秋
    亦萱:学过方法,做过练习,现在我们来歇歇神。我为大家找来两则词语趣话,一则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看看你对钱的别称 知多少;别一则是一个文学典故,由此你可知我们今天有些词的来历。
    钱的别称(节选)
    赵立涛
    “钱”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以为“钱”这个字眼过于粗俗、生硬、刺耳,便琢磨出很 多委婉含蓄的名字来称呼它;有人则与它称兄道弟。于是,“钱”逐渐拥有了许多有趣的别名。
    阿堵物
    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西晋时,有个大臣叫王衍,崇尚玄学,自命清高,始终不愿意说出“钱”字。但妻子偏要想办法逼着他说。一天晚上,王衍上床休息后,妻子命令婢女在床周 围铺满钱币,使他无法下床行走。王衍早晨醒来,看见满地的钱币挡住去路,就叫来婢女,命令说:“举却(即拿开——编者注)阿堵物!”绝口不提“钱”字。“阿堵物”意为“这个阻挡的东西”。后来,“阿堵物”便成了钱的别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