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18北京14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基础知识应用(五)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平谷区: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四月初,某学校组织初三学生参观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展了以“了解历史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3题。(共16分)
    1.活动前,一位同学在搜集资料时发现了下面一段文字。认真阅读,完成(1)—(4)题。(共8分)
    孔庙前院大成门东西两侧,在古树浓荫掩映下,静静地【甲】着198 块进士题名碑。这些石碑形态(gè)异:或微微倾斜,或高高耸立;或透雕盘龙,或素朴无纹;或精美华贵,或大方简洁。石碑上镌刻着元、明、清三代51624 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还记录国家、社会, 尤其是与科举考试有关的历史情况。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科举制度使这51624人得以题名在碑石之上;反过来,这51624 名进士也(zhāng )显了科举制度、 【乙】了科举制度。石碑因文字而留存,文字因人物而生动。进士题名碑因51624 名进士而闻名天下,它如一枚活化石,静默在孔庙里,向人们讲述历史。
    行走在这片时间跨度达数百年的碑林中,轻抚斑驳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迹,一个个名字幻化成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眼前一一回放。一个人、一则故事、一段历史,回眸时不免让人发出无限感慨……
    (1)下列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倾斜(qīng) 形态个异章显
    B.倾斜(qǐng) 形态个异彰显
    C.倾斜(qīng) 形态各异 彰显
    D.倾斜(qǐng) 形态各异章显
    (2)根据语意,从下列备选词语中分别选出一个,填入上面文段中的【甲】【乙】处。(2分)
    【甲】_______(A.屹立 B.矗立)
    【乙】_______(A.延续 B.延伸)
    (3)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解释文中画线的“活化石”一词的意思。(2分)
    (4)该同学认为选文结尾应写出“慨叹”的内容,根据相关内容,你认为补充最恰当的一
    项是(2分)
    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走进博物馆,孔庙内的“乾隆石经”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下面是班长的一段解说词。完成(1)—(2)题。
    “乾隆石经”亦称“十三经刻石”,是乾隆年间镌刻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刻石的统称。经文628000余字,全部为雍正年间江苏贡生蒋衡手书,历时12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钦命动工刻石,历时三年刻成,全部刻石189块,加上一块御制告成碑,共190块。
    (1)班长在向同学介绍这十三部儒家经典时有意漏掉了两个,请你根据班长的提示将其补充完整。(2分)
    十三部儒家经典包括:《周易》、《尚书》、《 ①》、《周礼》、《仪礼》、《礼记》、《 ②》、《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提示: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面对“乾隆石经”,宣传委即兴写了一段感言。请同学们为他补写结尾。(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字数不超过20字)(2分)
    汉朝以来,十三部儒家经典一直是中国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一代代的读书人从中汲取了无尽的营养,它孕育了李白、杜甫,它孕育了范仲淹、苏轼,它孕育了梁启超、鲁迅……“十三经”所代表的精神和气质,已经深深地刻划在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骼上,已经深深地融化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里。那一百九十块石头,。
    3.博物馆有很多匾额,这些匾额的文字内容大多出自儒家经典,或是褒扬孔子,或是劝诫国子监师生。下面是一位同学记录下的四块匾额的内容,依据解释判断匾额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万世师表——千秋万世的老师和表率
    B.生民未有——自有生民以来,从来没有过,世上只出现这圣人
    C.与天地参——于天地齐名
    D.文行忠信——好学、文明举止、尽忠职守、诚信
    4.“柳体”以瘦硬、骨干而见长,折笔处“骨节”明显,点画爽利挺秀,结体严紧。下面书作中,是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一项是(2分)
    2018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基础知识应用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1.(1)答案C (2分)
    (2)答案:甲B 乙A (共2分。每个1分)
    (3)答案要点:①讲述科举考试及相关情况 ②讲述进士们的相关信息
    (共2分。共2点,每个要点1分)
    (4)答案:选C(2分) 选A(1分)
    2.(1)答案:①诗经 ②左传 (共2分。共2空,每空1分)
    (2)答案示例: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共2分。修辞1分,表达1分)
    3.答案:D(2分)
    4.答案:A(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