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是谁说的

http://www.newdu.com 2020-11-16 初三网 admin 参加讨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亲自强加给对方。出自《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 是谁说的
    《论语》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论语十二章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