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21年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中国近现代重大改革

http://www.newdu.com 2020-12-0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中考历史考点复习:中国近现代重大改革,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一)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部分清政府官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与自身的落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自强”“求富”目的的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了近代海军、兴办了近代新式学堂、通过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方式,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是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触及旧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这就注定改革必然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康有为、梁启超等推动光绪帝,展开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内容涉及开议会、兴民权、除旧制、裁冗员、鼓励实业、奖励发明、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一系列旨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有利于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变革政治、倡导新学,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但是,由于顽固派的阻扰以及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这场革新运动最终没有成功。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结果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的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土地改革(1950-1953)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还有3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部法律,土地改革运动分期分批、有领导有秩序地展开。
    1953年春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性重大变革,通过土改,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把它分给了农民,从而废除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才真正获得了解放,农民获得土地后,享受到了革命果实,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拥护,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三大改造(1953-1956)
    1953年9月,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通过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了改造;通过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对手工业进行改造;通过采用“赎买”的办法,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三大改造实质上是变革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