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文阅读 Ⅱ (本题共4 小题,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9 题。 莫扎特巧克力 肖复兴 ① 到美国,在卖奥地利巧克力的店里,我又看见了莫扎特牌的巧克力。这种巧克力的盒子上印着莫扎特的头像,是一眼就能够认出来的。在国内,我只在普尔斯马特的超市里见过一次,虽然价钱不菲,还是特意买回家一盒六角形的。我对这种莫扎特巧克力情有独钟。第一次见到它,是那年在维也纳,几乎所有的商店里都在卖它,各种形状包装,琳琅满目,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个盒子上都有莫扎特醒目的头像,莫扎特一身化为千亿身,闪烁在维也纳的每个角落。 ② 莫扎特巧克力很好吃,我心里曾想,如果莫扎特活到今天,这份专利是属于他的,光靠这种巧克力,他就发了大财。他的名字,可比我们的傻子瓜子要值钱得多。莫扎特牌巧克力,是1900 年萨尔茨堡一家叫作莎兹的点心铺首创,制作并为它取名的是点心大师福尔斯,可以说用莫扎特的名字开创了财路的先河。自此之后,许多店家竞相仿制,也都叫莫扎特牌,使得莎兹店和他们打起了官司,最后不得不在自家的店前挂起“真正的”“原始的”的莫扎特巧克力的牌子,很像我们当年“老王麻子”“老老王麻子”刀剪铺之争,透着生意的红火。莫扎特至死大概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名字日后竟然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 ③ 其实,莫扎特一辈子生活窘迫,似乎从来就没有缓解过,结婚后至死那 9年的日子越发艰难。那 9 年中,他搬了 12 次家,有 5 年是妻子生养孩子或产后休养,一直处于负债累累和病怏怏的状态,而且由于妻子的大手大脚使得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以致到了冬天连买烤火炭的钱都没有,饥寒交迫之中只好抱着带病的妻子围着空壁炉跳舞取暖。如果拿今天的富得流油的 莫扎特巧克力相对比,真可谓“可怜生前身后名”。 ④ 有意思的是,莫扎特为我们留下的音乐作品,和他 35 年贫穷而短促的一生不成比例,数量之多,可以说在音乐史中绝无仅有。仅交响乐就有48 部,歌剧 20 部,钢琴协奏曲 27 部,不要再说其他的弥撒曲、奏鸣曲和各种重奏曲,还有最后未完成的重要作品《安魂曲》。 1788 年夏天,最后完成的三部交响乐:降 E 大调第 39 交响乐、 G 小调第 40 交响乐、 C 大调第41 朱庇特交响乐,这三部交响乐,莫扎特仅仅用了 5 周的时间就一挥而就。人们都以为他是天才,音符与旋律就好像是揣在他衣袋里,随时都可以尽情抛洒。其实,那时正是他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刻,他为了尽快能够挣得一点现金以解燃眉之急,才以如此快的速度拼命写完,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卖给了出版商,非常可怜的是直到他死之后这三部对于他来讲最为重要的作品才得以出版,也就是说,临终前,他也没有用他的音乐换得一笔让自己脱贫致富的大价钱。 ⑤ 应该让我们向莫扎特致敬的是,面对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的音乐之中却是那样的不同。傅雷先生曾经这样说莫扎特的音乐:“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的消息……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和天使般的温柔。”傅雷特意用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这确实是莫扎特对于苦难的态度,他的音乐才显得那样与众不同。在莫扎特所有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一点他对生活的抱怨,对痛苦的咀嚼,对不公平命运的抗击,对别人幸运的羡慕,或是对世界故作深沉的思考而添加一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哲学的胡椒面……他的欢快,他的轻松,他的和谐,他的优美,他的单纯,他的天真,他的明净,他的清澈,他的善良……都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地情不自禁地流露。他不是那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式的恬淡,也不是“闲云不作雨,故傍青山飞”式的超然,也不是“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式的宁静,也不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式的心境,也不是“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式的安然他对痛苦和苦难不是视而不见地回避和我们禅家一样的超度,而是把这痛苦和苦难嚼碎化为肥料重新撒进土地,不是让它们再长出痛苦带刺的仙人掌,而是让它们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这鲜花就是他天使般的音乐。 ⑥2005 年是莫扎特诞辰250 周年纪念,在遥远的美国,又看见了莫扎特巧克力,忍不住想起莫扎特。即使他离开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他不仅让他的音乐一直陪伴着我们,还无偿地让人们使用他的名字,以巧克力的味道甜蜜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莫扎特。这就是音乐时代的莫扎特和商业时代莫扎特的区别。 (选自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 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段写莫扎特巧克力不仅遍布维也纳,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销售,是为了直接体现莫扎特的巨大声望和影响。 B. 第五自然段划线句子意思是:莫扎特忍受着苦难努力耕耘,他的音乐之中没有抱怨不满,只有欢乐、美好。 C. 文章写莫扎特因生活所迫仅仅用 5 周就创作了三部交响乐,可以看出莫扎特的勤奋和非凡的音乐创作才华。 D. 商业时代,商人以莫扎特的名字作为巧克力的商标,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可莫扎特一辈子却生活在窘迫艰难之中。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开头从莫扎特牌巧克力写起,引出要纪念的人;结尾又回到现实,提到莫扎特牌巧克力。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使文章的结构更为紧凑。 B. 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莫扎特生前的艰难与死后仅名字就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莫扎特苦难深重的一生与其充满欢乐的音乐等,都是鲜明的对比。 C. “可怜生前身后名”这处引用,让人印象深刻。莫扎特“生前名”与“身后名”形成巨大反差,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那一时代的深深愤恨和批判。 D. 第 5 段大量地运用了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突出了莫扎特音乐的特点,歌颂了莫扎特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8. 请理解并概括文中第五段傅雷的话有何含义? ( 4 分) 9.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莫扎特留给后世的价值。( 5 分) 答案: 5.①《人民日报》侧重从个人、企业、国家层面论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②《工人日报》侧重论述践行工匠精神在教育层面的实践路径。(每点3分,如上概括2分,结合材料有简要分析1分。) 6.A(A项“直接体现”错,首段内容是为了突出莫扎特的商业价值。) 7.C(C项对作者感情的分析不对。主要表达的是对莫扎特的同情与敬意。) 8. ①傅雷的话高度概括了莫扎特音乐艺术的特点:不表达生活的苦难,只表达对苦难的忍耐和内心的美丽 。②高度评价莫扎特对待苦难的态度。在音乐中忘却所有的痛苦是莫扎特的灵魂所在。(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9.①莫扎特音乐具有艺术价值。莫扎特音乐数量众多,表达的是天使般的美丽的情怀,他的音乐一直陪伴我们。 ②莫扎特具有商业价值。莫扎特的名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莫扎特巧克力的味道甜美着我们的生活。 ③莫扎特具有生命价值。莫扎特直面苦难、咀嚼苦难,但是他的音乐不反应他苦难的生活而是他美丽的灵魂,所以莫扎特对待苦难的态度对世人具有启迪意义。(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