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明进了百货公司,我学了一门实用的科学: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注意: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8.引号(""'')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 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③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例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啊。" 注意: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9.破折号(--)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在正门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②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有门路的带工……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转折。例如: "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⑤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 ⑥用在副标题前。例如: 火刑 --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10.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意: A.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要注释的内容 B.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 C.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注释中的句末标点可去可不去。 例如: 中国人猿(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用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11.省略号(……)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的。例如: 我第一次听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 ②表示静默或思考。例如: 我问:"你去吗?"欧阳平:…… ③表示说话语气不连贯。例如: 他:"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注意点: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12.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名、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例如: 《中学生》《语文报》《涛声依旧》《回忆我的母亲》 注意点: ①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读<石钟山记>有感》 ②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书名号。 例如:《荀子·劝学》 注意: 丛书名、电视栏目名、主题、专题不能加书名号。 错1:小勇不爱看《焦点访谈》。 例1:小勇不爱看"焦点访谈"。 错2:《葫芦兄弟》是《孙悟空》丛书中最受欢迎的书。 例2:《葫芦兄弟》是"孙悟空"丛书中最受欢迎的书。 错3:《虐桶》是这次班会的主题。 例3:"虐桶"是这次班会的主题。 13.着重号(.) 标明请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 例如: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14.连接号(-) 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例如: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表示起止。例如: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 15.间隔号(o) 标明外国人或者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例如:爱新觉罗o努尔哈赤 标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以及某些专门名称中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例如: 《世说新语o德行》一二o九运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