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lì)临 遒劲(jìng) 咄(duō)咄逼人 强(qiáng)词夺理 B.惩(chěng)罚 狭隘(ài) 坦荡如砥(dǐ) 衣衫褴褛(lǚ) C.鲜腴(yú) 贮(chǔ)蓄 矫(jiǎo)揉造作 哄(hōng)堂大笑 D.祈(qí)祷 宽宥(yòu) 前仆(pū)后继 摩肩接踵(zh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浮燥 惨淡 殚精竭虑 孤苦伶仃 B.推操 殷红 漫不经心 翻来覆去 C.拙劣 蜷伏 杞人忧天 巧妙绝仑 D.旁骛 屏障 大庭广众 自出新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日照作家夏立君凭借《时间的压力》荣获“鲁迅文学奖”,国内文学界一致认为这一奖项实至名归。 B.建设“美丽乡村”,目的不仅在于改善乡村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更在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幸福指数。 C.以“面朝大海,杜鹃花开”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杜鹃花展在日照举办,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趋之若鹜。 D.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迭风云变幻,人生选择丰富多元,这样一个新时代给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 C.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D.华为荣耀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加强亚洲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走向更为广阔前景的关键。 B.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学生的近视比例已超过50%以上。 D.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当代中国工匠传奇的人生故事,展示了他们非凡的职业绝技。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 B.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都选自《呐喊》。 C.《诗经》也称《诗三百》,共305篇,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賦、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D.“左迁”,即降职。古代尊右卑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7.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第一次借到假扇;第二次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又骗回去;第三次猪八戒打得牛魔王现出原形,借得真扇。 B.《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依据自己1936年在根据地的采访和考察资料写成的,作品客观报道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并且预言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 C.《简•爱》最后写简•爱回到芬丁庄园与失明的罗切斯特结婚,是因为简•爱从去世的叔叔那里继承了五千英傍的遗产,与罗切斯特经济上平等。 D.《水浒传》中,青面兽杨志因在东京卖宝刀时杀了泼皮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后受梁中书赏识押运花石纲,在黄泥岗失陷花石纲,只好投二龙山落草。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绿茶茶艺表演的第九道程序是“春波展旗枪”。__________ 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有趣。 ①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②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没泡下,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 ③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 ④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 ⑤直直的茶芽称之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之为“眉”,蜷曲的茶芽称之为“螺” A.①②④③⑤ B.①④③⑤②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④①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为文化传承插上“数字翅膀” 张贺 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的许多文化资源--无论是语言、文字、风俗、传说,还是手工技艺、音乐、舞蹈--正面临着流失乃至失传的危险。如何把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共同挑战。数字技术的诞生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全世界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 ②数字技术的最大好处是突破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博物馆的藏品本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理应走出“深闺”,为社会所共享。但现实是,博物馆的展馆面积、服务人员等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参观者的需求,也不可能把所有展品一股脑儿全拿出来展览。如何解决博物馆有限展馆面积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采集文物或展品的数字信息,打造数字化虚拟博物馆,就能使观众足不出户而遍游天下。特别是未来VR技术越来越先进,有可能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各种以前只能近观而不可把玩的珍贵展品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在虚拟中触摸,实现全方位、沉浸式、交互性地参观。这就在实地参观之外创造了替代性选择,对于扩大受众群体、保护文物安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③数字技术还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现在不少博物馆在展品和展厅里设置传感器,收集观众停留时间和是否拍照等行为数据,以此作为改进展览的依据。法国卢浮宫用蓝牙传感器采集观众参观行为数据,分析短期停留和长期停留的参观者的不同参观模式,为治理馆内拥堵提供决策依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有文字的展品、图版、威套的文物更感兴趣,驻足时间明显更长,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客观、简便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提升效率。 ④目前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应用数字拔求的成功经验不少,比如“数字敦煌”“虚拟圆明园”等,但与观众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数字博物馆点击率很低,对非遗的记录还停留在录音录像的初级阶段。应当看到,当前青年一代已经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在故宫的参观者中,一半以上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数字时代的“源住民”;青年人已经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文物与文化遗产“进驻”到数字化世界里;才能赢得青年人,让历史延伸到更远的未来。 ⑤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想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抓住数字化机遇,用教字技术武装自己,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3日05版;有删改) 9.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开辟新路。 B.文物保护需要打造数字化博物馆。 C.青年人要从数字化世界中汲取知识。 D.我国文博事业与非遗传承要跟上时代潮流。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资源面临流失的现状为立论基础,提出论点。 B.第②段从突破博物馆时空界限和物理限制的角度阐述了数字技术的优势。 C.第③段列举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事例,证明大数据分析具有准确简便的特点。 D.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字技术能解决博物馆展馆面积有限与社会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 B.现在VR技术与人的视觉触觉等深度融合观众可足不出户,遍游天下。 C.大数据分析准确、简便可以提升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D.数字技术在我国文博与非遗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但还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肩负、扛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同“返”,往返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外户而不闭(《礼记》二则) C.甚矣,汝之不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图表内容,完成后面题目。
15.下列对图表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 A.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最高。 B.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数量最少。 C.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低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 D.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16.根据图表反映的问题,为农村如何脱贫提出一条建议。 五、默写 17.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含昼夜。”(《论语》十二章)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孟子》二章) (5)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 (6)_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四季的不同景色,其中,描写夏季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一句是对上片写北国风光的总评;“_______________”一句引起下片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 六、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8.“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19.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旬月,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磬竭心力,知无不为。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凿苑墙开门,数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捱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有删改) 20.(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②数遣中使候问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玄龄杖策谒于军门 21.房玄龄病情加重之后,唐太宗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家有香椿树 林清玄 ①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②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③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④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⑤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莱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⑥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⑦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⑧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⑨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⑩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⑪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22.文中几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括。 23.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菜、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 ②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激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袢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24.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25.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写作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嗅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山东省日照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1. D 【解答】A.有误,“强词夺理”的“强”应读为“qiǎng”; B.有误,“惩罚”的“惩”应读为“chéng”; C.有误,“贮蓄”的“贮”应为“zhù”; D.正确。 2. D 【解答】A.有误,“浮燥”的“燥”应为“躁”; B.有误,“推操”的“操”应为“搡”; C.有误,“巧妙绝仑”的“仑”应为“伦”; D.全部正确。 3. A 【解答】A.正确; B.有误,箪食瓢饮: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属于用错对象; C.有误,趋之若鹜:意思是指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不能用指“游客纷至沓来”,属于褒贬不当。 D.有误,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属于用错对象。 4. B 【解答】A.有误,括号里的内容注释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所以应该紧跟其后; B.正确; C.有误,不是真实的疑问,把两个问号改成逗号; D.有误,“两种版式“总领下文,所以把逗号改为冒号; 故选:B。 5. D 【解答】A.有误,前后矛盾,去掉“能否”; B.有误,成分残缺,宾语残缺,在“社会主义”后加“的精神”; C.有误,语意重复,删去“超过”或“以上”; D.正确; 6. A 【解答】A.有误,半夜三更指的是23时至凌晨l时,即“子时”。 BCD.正确。 故选:A。 7. B 【解答】A.有误,第三次是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在八戒沙僧的辅助下得牛魔王现出原形,借得真扇; B.正确; C.有误,简•爱回到芬丁庄园与失明的罗切斯特结婚,不是因为简•爱从去世的叔叔那里继承了五千英傍的遗产,与罗切斯特经济上平等,而是他爱罗切斯特结婚; D.有误,在黄泥岗失陷的是生辰纲不是花石纲; 8. C 【解答】读语段可首先明晰,应该是“这道程序”承接“第九道程序”,所以可判断③为第一句;②讲“杯中的热水”是“茶艺表演”的第一步,为第二句;①“尖尖的叶芽如枪”承接“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为第三句;⑤“直直的茶芽”承接“尖尖的叶芽”为第四句;④“千姿百态的茶芽”对前几句,领起下句“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为第五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②①⑤④ 9.A 10.C 11.B 12.C。 13.D。 14.C。 15.B 16.给农村人多提供就业机会。 17.(1)逝者知斯夫 (2)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惟”的书写) (3)山随平野尽 (4)曾益其所不能(注意“曾”的书写) (5)缥缈孤鸿影 (6)斫去桂婆娑(注意“斫”的书写) (7)佳木秀而繁阴 (8)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注意“竞”的书写) 18.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19.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20.(1)①禁得起、受得住;②多次、屡次。 (2)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 21.房玄龄病情加重之后,唐太宗让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皇上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当他病情加重,唐太宗下令就凿开宫墙开门,多次派宦官问候。 22.①儿时家住,屋后有高大的香椿树,总能吃到新鲜的香椿;②移居台北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向朋友要来香椿树苗栽种。 23.①句子运用类比的写法,将香椿的气味与香菜、芫菜、芹菜、紫苏等进行比较,突出其香味特殊,以及作者喜爱的程度。 ②句子写了父亲制作香椿的一系列动作,“洗”“剁”“加”“抄”“拌”表现了香椿的制作简单,又运用夸张手法,称香椿为“人间至极的美味”,突出其味美,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24.内容上,表达作者搬家后对香椿树的不舍与思念;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 25.作者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喜爱上香椿,父亲去世后每每吃到香椿,就会想起父亲,想起他栽种的香椿。香椿已成为父亲的化身,作者栽种香椿的决定,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 26.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