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0年中考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一)

http://www.newdu.com 2021-05-24 好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赏析(1)
    【2020黑龙江龙东地区】
    [古诗赏析]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终当,终要。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020黑龙江绥化】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一个“狂”字贯穿全调,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②这两首诗词的画线句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任选一处从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2分)
    【答案】① D
    ②示例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狼”喻指西夏军队,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示例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现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取”“照”两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评分说明:(12分)第(1)题共8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第(2)题共4分,第①题2分,“少年时期”的说法错误;第②题2分,答出修辞、炼字或表现手法等得1分,答出表达效果得1分。
    【2020辽宁大连】
    好事近·咏梅
    【宋】陈亮
    的皪①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点破暮烟苍碧。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②吹苗。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竟。
    【注释】①的皪:鲜明。②玉奴:泛指美人。
    词中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答案】“点破”写出了梅花鲜明夺目的特点,“幽香”写出梅花香气清幽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追求之情,对孤做不群的品格的追求之情。
    【2020辽宁营口】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3.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14. 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_________________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答案】13. 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 (1). 侧面描写;    (2). 乐
    【2020辽宁丹东】
    选出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落日帐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A.此诗为触最生情之作,主要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思多之情以及生的年华渐老之感。
    B.前两联写诗人客中久滞,归心似箭,现在终于得以回乡,欣喜于能像孤云与归鸟一样,自由快速地回到故园。
    C.颈联写远景,“远烧”,其实就是前一句提到的“微阳”,一个“烧”字,隐隐透露出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
    D.尾联中的“不敢照”,是因为唯恐照了给自己增添忧愁,然而不照已知容颜憔悴,不比昔日,更显出诗人愁思深重。
    【答案】D(诗歌的前两联写“孤云与归鸟,千里只需片刻,而自己却滞留在外,离开家很久都没回去”)
    【2020辽宁阜新】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问答的形式,从远望的角度,写出了泰山的郁郁葱葱和雄伟阔大的气势。
    B.“阴阳割昏晓”是指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割”写出泰山的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
    C.颈联“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既写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又写薄暮时鸟儿投林归巢,表现诗人激荡的心情和开阔的眼界。
    D.尾联两句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悲天悯人的情怀。
    【答案】D
    【2020辽宁锦州】
    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 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 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
    D. 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
    【答案】B
    【2020辽宁沈阳】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
    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
    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
    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答案】C
    【2020辽宁抚顺】
    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的一二句用夸张笔法营造欢乐宴饮气氛,与三四句诗人的悲苦情绪形成反差。
    B.诗的五六句用“冰塞川”“ 雪满山”这样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
    C.诗的七八句用姜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一展宏才的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政治理想。
    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最后两句表明诗人对前途仍有所期待。
    【答案】D(整首诗始终笼罩在苦闷惆怅的情绪中说法错误)
    【2020辽宁本溪】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诗的一二句采用问答形式引入泰山,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这两句写出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
    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C.“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
    D.全诗无“望”字,但“望”贯穿全篇。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答案】B【解析】ACD.正确;B.有误,中间四句由静景转为动景。故选:B。
    【2020辽宁盘锦】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海楼  米芾
    云间铁瓮①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释】①铁瓮:即铁城,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鹤楼》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有力,音韵清明,富于音乐美。
    B.《望海楼》颔联两句写诗人登楼俯暾的情景,以“三峡”“六朝”突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C.两首诗尾联都用问句,以抒情作结:《黄楼》抒发诗人思乡之情,《望海楼》表露出诗人低沉而又伤感的情绪。
    D.两首诗都写登楼所见,诗句典雅凝练,写景角度多变,现实遐想交织,时空大大扩展,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
    【答案】B
    【2020辽宁朝阳】
    下列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赏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答案】B( “浅草才能没马蹄”说的是初春小草绿的特点,“草木繁茂”不是初春景物的特征,故B项说法有误。)
    【2020北京】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________的自然之景,抒发了________之情。(2分)
    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9.①白日西斜,广阔天涯②离愁的无限感慨与豪放洒脱
    10.龚诗中“落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非没有感情,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孟诗中“落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落花的惋惜之情和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2020河北】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请解释《赤壁》这首诗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6.阅读《登幽州台歌》,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你体会到的作品情境。(3分)
    【答案】5.折断的戟沉埋在泥沙中还未销蚀。自己磨光洗净,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6.是人自己登楼远眺,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作者遭弹劾后,闲居上饶带湖时所作。
    3.这首词上片通过饥鼠、蝙蝠、              、急雨、               这些意象,描绘出词人闲居上饶时                  的生活场景。(2分)
    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片画横线句子。(2分)
    【答案】3.松风   破纸窗(1分)萧瑟/破败/落魄/凄凉等(1分)
    4.虚实结合/联想、想象/借景抒情,实写作者秋夜从梦中醒来,联想到中原万里河山仍未收复(1分)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达爱国之情(1分)。
    【2020天津】
    下面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中“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殷勤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走出热闹喧嚣后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答案】D
    【2020福建】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5.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4.(3分)D
    5.(3分)甲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乙诗描写“月”,表现边塞的苦寒,衬托征人思乡的愁绪。
    【2020江苏淮安】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5.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4. “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
    5. 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
    【2020江苏连云港】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7.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3分)
    8.品味“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敲”字的妙处。(3分)
    【答案】
    7.(3分)“雨”是“黄梅时节”的雨,声音细密低回,是低音部;“蛙”是“青草池塘”的蛙,声音密集响亮,是高音部。(1分)“家家”“处处”写出了声音分布的空间之广与节奏之快,表现了夏夜雨中蛙鸣的热闹,以声衬静,(1分)表现了诗人等待的烦闷与内心的孤寂。(1分)
    8.(3分)敲,敲击,一个动作。(1分)生动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约客不来的怅惘无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独之感。(2分)
    【2020江苏南通】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①
    [清]秋 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②已陷悲回首,汗马③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注释】①这首诗是诗人1904 年赴日留学途中应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铜驼:借指国家。③汗马:指为革命奔走的自己。
    7.秋瑾在《满江红》中写道:“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诗中与之表意相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答案】7.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8.①去国怀乡、壮志难酬之情;②救国救民之志。
    【2020江苏苏州】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
    吴亡越霸成何事?一唱渔歌过远村。
    【注】①海门:指钱塘江与海交汇的地方,是海潮入江的必经之处。②子胥魂:子胥即伍子胥,他帮助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因夫差听信谗言而被“赐剑自裁”。传说他死后,灵魂化为波涛之神。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怒气号声迸海门”一句,先声夺人,以形象、凝练的语言状写钱塘江潮水经过海门之时,涛声震耳、浪花迸溅的雄壮景象。
    B.“州人传是子胥魂”一句融历史传说于诗中,仿佛潮水因子胥之冤而奔涌激荡,怒号不已,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发人深思。
    C.颈联中“朔望”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该联写因潮水涨落有规律,人们就据此确定日期和时间。
    D.“吴亡越霸成何事”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算不了什么,这是诗人观潮的感慨;“一唱渔歌过远村”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
    6.“天排云阵千雷震”一句有版本作“天排云阵千家吼”,你喜欢哪一个版本?请简述理由。(3分)
    7.“地卷银山万马奔”中的“卷”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
    【答案】5.C(3分)
    6.示例:喜欢“千雷震”。“千雷震”比“千家吼”的声响更大,气势更壮,以此设喻,更能表现钱塘潮奔腾而至的雄壮景象;打雷与“云阵”都属于天气现象,由云阵到雷声,联想自然、贴切。
    (3分,答喜欢“千家吼”,分析合理,表述清晰者,正常赋分)
    7.表现了潮水的翻卷状态,突出了潮水的迅猛有力。(2分)
    【2020江苏泰州】
    阅读温庭筠的《清平乐》一词,完成第7题。(6分)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注释】①恣:一作“争”。②觞(shāng):酒杯。③浦:水边。④平原年少:这里指远行的人。
    7.(1)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2分)
    (2)结合下阕,从描写的角度说说作者是如何写“愁”的。(4分)
    【答案】7.(1)比喻  柳絮的洁白和如飞雪般飞舞的情态。
    (2)上阕以人折杨柳枝,执手送别,离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等场景来侧面烘托离愁的气氛;下阕具体描绘离别的场面以及别后的心情来写心中的愁。
    【2020江苏无锡】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注释]①秦馀:源自《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句。
    (1)本诗以时间为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为,请简要概括。
    (2)颔联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引发了后两联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日落川暗、孤舟泊岸、猿啸潭空、就枕灭烛、渔歌夜传、鸡鸣报晓。
    (2)幽深冷寂。后两联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的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桃花源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的心境。
    【2020江苏宿迁】
    古城①春望
    [明]李梦阳
    阴阴日欲暮,迢迢春望稀
    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
    孤城还麦秀②,白首且花飞。
    临路柳长袅,前朝今是非
    【注释】①古城:宿迁故城遗址,晋朝在此设宿豫郡,唐时郡治迁徙,故城废,②秀:谷类植物抽穗开花
    4.首联点明时间,渲染一种__________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感想基调一个“__________”字总领全诗。(2分)
    5.“野色吹寒立,林鸦逆雨归”一联写景颇有特色,请加以赏析。(3分)
    6.同为“春望”,杜甫与李梦阳在各自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4.阴沉(萧条)  望
    5.此联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诗人赋予野色、林鸦以人的情感,通过“寒”和“雨”生动形象地渲染出环境的萧条,突出故城遗址的荒凉,从而表达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担忧。
    6.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古城春望》表达了诗人对故城不再的遗憾、感伤以及对时局的隐忧。
    【2020江苏徐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2分)
    10.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分)
    【答案】9. (2分)乐观(旷达)进取、积极向上;新陈代谢(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 
    10.(3分)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向秀闻笛声思嵇康作《思旧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斧柄朽烂,已过百年(1分)。写出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1分),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
    提到典故,理解典故,说出情感各得1分,计3分。
    赏析一处典故,后面意思对的给2分;
    赏析二处典故,后面意思不恰当的给2分。
    提到典故手法,未解说含义,有情感的,给2分,
    【2020江苏盐城】
    咏牡丹(其二)
    卜元亨
    草堂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
    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恋故人还。
    【注】①卜元亨,元末明初东溪(今盐城便仓)人,曾任吴王张士诚军部先锋。②枯枝:指枯枝牡丹。③故人还:拒载,诗人被明太祖遣戍辽阳,家中牡丹十年未开。其妻朝夕对花祝云:“夫君有还信,当复再开花。”至永乐元年,花忽大放,元亨果遇赦还。
    (1)本诗题为“咏牡丹”,却从松菊写起,有何妙处?(2分)
    (2)联系诗人经历,概括诗歌的二、四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分)
    【答案】(1)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松菊凋残的景象,突出了西园牡丹的坚劲和气节。
    (2)表现诗人对牡丹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自身保持高尚的气节;借物喻人,借牡丹等待自己开放,表达对妻子一直等待自己归来的感动。
    【2020江苏扬州】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8.(1)指出并赏析“万山不许一溪奔”中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3分)
    (2)诗中寄寓了什么哲理?(2分)
    【答案】(1)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万山“赋予人的活力,生动形象的向读者展现了群岭万山中有一条溪,万山阻着溪水不让往前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的一幅画面。(2)哲理:苦难和困境终有尽头,只要像溪水一样具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生活总会滚滚向前,无可阻挡。
    【2020江苏镇江】
    雪
    [唐]杜苟鹤
    风搅长空寒骨生,光于晓色报窗明。
    江湖不见飞禽影,岩谷时闻折竹声。
    巢穴几多相似处,路岐兼得一般平。
    拥袍公子休言冷,中有樵夫跣足行。
    【注释】①岐:同“歧”。
    6.首联中哪一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1分)
    7.前三联不见“雪”字,却处处写“雪”,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8.尾联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试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寒。
    (2)“窗明”是由于雪的映衬,“不见飞禽影”暗写雪大,“折竹声”暗写雪重,“巢穴”多相似、“路岐”一般平,暗写厚雪覆盖。
    (3)社会现实:贫富悬殊。  分析:同一朝代,有钱之人裹袍(屋内)喊着冷,贫困樵夫赤脚(担柴)雪中行。(意思对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