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赏析(3) 【2020甘肃白银、武威】 卜算子·席间再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②。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③。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④举。 ①水芝:荷花的别称。②蒹葭浦:一般的、寻常的水滨。③盈盈女:姿容美好的女子,此处指荷花。④流霞:神话中的仙酒,此处指美酒。 21.根据词意,完成填空。(2分) 紧承“盈盈女”,下阙以“________”喻荷花,与上阙“____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22.对词中叠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袅袅”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 B.词人笔下的风不是狂风,而是“淅淅”的风,充分衬托出荷花的生动情态。 C.词中以“淡淡”状“烟”,营造朦胧的、似轻纱般的意境,衬托荷的姿态优美。 D.饮酒赏荷本是赏心悦目之事,但从“草草”“细细”来看,作者其实在借酒消愁。 【答案】 21.(2分)红衣 袅袅之芝红 22.(3分)D 【2020甘肃兰州】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②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③后,酒醒却咨嗟④。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②壕:护城河。③寒食: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④咨嗟:叹息、慨叹。 6.词作中,“一城”与“ ”相结合,写出词人登高远眺所见的阔大高远之景。(1分) 7.你如何感受到词中作者面对人生失意时的积极心态?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 6.千家 7.他阐述的道理是:表达了作者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诗酒趁年华”,可谓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表明作者要趁年华尚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中要有所建树的积极心态。 【2020甘肃天水】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3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答案】 21.B 全诗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大漠的雄浑景色。“归雁”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的内心感受。 22.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示例二: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 23.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 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020青海西宁】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1. 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的情感。(2分) 12. 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1. 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 12. 这首词选取“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边声”、“号角声”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渲染了悲凉而哀伤的气氛,意境开阔、苍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020陕西省】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2.本诗起句运用“兴”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它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简析。(2分) 【答案】 21.她文静、美好,善良;劳作姿态优美。 22.“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芦苇、霜露起兴,引出下文写主 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示例:“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先说山上的物产,以引起下句“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 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 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答案】C 【2020新疆阿克苏】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9.“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分)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如何理解?(3分) 【答案】 9、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10、(1)“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2) 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3)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回答两点且合情合理即可, 3分) 【2020贵州安顺】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②。 白水明田外,碧峰___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释】①氛垢:雾气和尘埃。②溪口:溪流的入河口。 20. 本诗与杜甫的《春望》标题都有“望”字,但诗歌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比较其不同。 21. 诗句“白水明田外”中,“明”字的意思是“闪耀着光芒”,由此推断诗中横线处最符合诗歌意境的字是( ) A. 在 B.压 C.连 D.出 【答案】 20.(4分)《新睛野望》写了雨后初晴的阳光下,面对开阔明亮、生机勃勃的景物,诗人表达了喜悦闲适之情。《春望》写了战火纷飞时的衰败零落之景,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前景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思念 21.(3分)D 【2020贵州黔东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__ (2)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所展现的画面。(3 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答案】 (1)停宿 (2)示例:春潮上涨,江水与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船行江中,春风吹拂,船帆高挂,船行平稳而轻快。 (3)“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2020贵州黔西南】 喜雨 (唐)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1)这首诗言简义丰,请仔细体会下,字里行间倾注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喜"字上的作用。 【答案】 (1)为这场及时雨带来庄稼丰收而高兴,表现出一种关注下层百姓的情怀。 (2)"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这两个字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2020贵州铜仁】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3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3分) 【答案】(1)画面想像合理,语言优美生动(只是围绕诗句字面意思简单扩展给1分) (2)答案示例:从“拄杖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 村”可看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衣冠简朴”看出诗 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看出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 【2020贵州遵义】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4分)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 【答案】 2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 22.D 【2020四川甘孜】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见下渝州。 14.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15. 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14. 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的美丽画面。 15. 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 【2020四川德阳】 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21. 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 颔联写近景。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的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 尾联叙事。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 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2. 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答案】 21. A 22. 这句描写出诗人俯在天气变化下,山中的众多沟壑都显出独特的形态。“众壑”与上句中的“中峰”相呼应,突出了终南山的雄伟壮大,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2020四川泸州】 宿翠微寺 唐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2.“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13.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打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4分) 【答案】 12. (4分)①用了动静结合(以动村静、反衬、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②“归鸟”“僧语”是动景,“云壑”“楼”是静景;③以“归鸟”和“僧语”衬托出“云壑”和“楼” 的静;④突出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手法1分,分析1分,作用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3. (4分)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2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 【2020四川广元】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分)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的“黄金台”和“玉龙”分别指什么?此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示例一:炼字角度:①“压”字,本意为“逼近”/“压迫”。(1分)②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1分)③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1分)④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1分) 示例二:修辞角度:①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②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1分)③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1分) (2)①“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后用来指招揽贤士的地方。(1分)(只答到“招揽贤士的地方”就可得分)②“玉龙”:指宝剑。(1分)③情感:赞扬了将士们为维护国家统一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2分) 【2020四川成都】 过摩诃池(其二) 宋祁 池边不见帛阑船,麦陇连云树绕天。 百岁兴衰已如此,争教①东海不为田? (选自《景文集》卷二十四) 【注】①争教:怎么能让。 1.诗人所见的摩诃池景象,是否符合A卷《摩诃池,消逝的仙湖》中关于“仙湖”景象的描绘?请结合本诗,简说观点及理由。(2分) 2.下面哪个选项更符合诗人“过摩诃池”时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分) A.乐 B.叹 C.伤 【答案】 1.不符合,因为本诗描绘的摩诃池景象冷落、衰败。 2.B。作者因昔日的热闹场面变为麦陇连云、树木绕天的衰败景象而感叹历史变迁的必然。 【2020四川达州】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①(tá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 9.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3分) 10.【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 9.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1分)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1分)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1分)(共3分) 10.示例一:【甲】诗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1分)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1分)(共2分) 示例二:【乙】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1分)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意近即可,1分)(共2分) 【2020四川广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D(2分) (2)思念家乡(1分)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020四川乐山】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①,羞为献纳臣②。 【注】①祢,即祢衡,有才辩,孔融曾推荐他。②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写给朋友丘为的一首送别诗,丘为因为科举考试落第,准备返回江东。 B.颔联表明丘为在王维家里作客已经很久,不但忧愁煎熬新添白发,而且还为朋友耗尽钱财。 C.作者知道丘为的才干堪比祢衡,自己却不如孔融,不能举荐丘为,为此深感羞愧、自责。 D.诗歌将离别的悲伤和朋友的失意融合起来,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丘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12.首联中景物描写“柳条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1.B (3分) 12.①点明题意,交代送别的时间和主题;②渲染离别的氛围,为全诗奠定哀伤的情感基调;③以乐景衬哀情,杨柳青青的春日,却要和失意的友人别离。 (答一点给2分,答全两点给3分。) 【2020四川凉山州】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 23. 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24.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答案】23. 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24. 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2020四川眉山】 临江仙·送王缄①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②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③。此身如传舍④,何处是吾乡! [注释]①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②凭:请,劳烦。③觞:酒杯。④传舍:驿站。 1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交代背景,词人虽明言“忘却”,实则难忘,一见妻弟“未免思量”。 B.“凭将清泪洒江阳”一句抒发了词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那样的悲伤。 C.“故山”两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有羁旅天涯的孤寂与悲凉。 D.“何处是吾乡”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身不由己、漂泊无定的感慨。 12.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1.B(3分) [解析]“凭将清泪洒江阳”抒发了词人思人、思乡、离别、宦游等复杂情感;“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抒发的是知音难觅的感叹。 12.参考答案:在送别之际,词人频频劝酒,以解离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为下文酒后抒发感慨做铺垫。 【2020四川绵阳】 野菊 司马光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①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注】蛩∶蟋蟀。 (1)诗歌首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2分) (2)第二联中的“羞”字历来为人称道,"羞"字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结构上:照应标题,同时引出下文对野菊的叙写;内容上:点明了野菊虽无人种植却依然在秋天盛开的现实,同时也交待了“幽人”欣赏野菊的原因[结构1分,内容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野菊以随众草枯萎为羞,迎着早霜盛开的傲然姿态, 表达了诗人对野菊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孤傲高洁的心志。[手法1分,分析1分,情感2分,共4分] 【2020四川南充】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漏断 清冷、孤寂 (2)①《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②《定风波》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2020四川遂宁】 晚次乐乡县 唐·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呜。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成: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噭(jiào):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答案】诗人放眼四周:入城前见到的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参差不齐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3分) 【答案】表现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与浓重的乡愁。《登幽州台歌》素淡的笔墨抒写真情实感,质朴明朗,苍凉激越。而这首五律,笔法细腻,结构完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__ 【2020四川宜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9.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访”的地点、人物及事件结果。 B.第一联“犬吠水声中”是指主人不想见客,而养狗守护宅院。 C.第二联写树丛深处有麋鹿出没,中午也没听见道士敲钟声音。 D.第三联写道士居所环境,野竹、青气、飞瀑、碧峰共成奇境。 20.下面关于这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诗体,一、二、四、六、八句押韵。 B.中间两联对仗严谨,“树深”对“溪午”,“青霭”对“碧峰”。 C.“愁倚两三松”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走得太久而渴望回家的心情。 D.全诗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形象勾勒出“道士”的生活境界。 【答案】 19. (3分)B 20. (3分)C 【2020四川自贡】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14.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 (2)“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 (3)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 ) (4)尾联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主题。( ) (5)全诗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 15.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括画面特点。 【答案】 14. (1) A (2) A (3) B (4) B (5) A 15. 示例: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家乡:浮云缭绕,遥不可及,宫阙:错落有致,落日笼罩。 【2020四川内江】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_____、____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4分) 17.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打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4分) 【答案】 16.(4分)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空1分) 17. (4分)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国人阳全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1分)。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1分)。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1分)。(意近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