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标点符号知识点冒号 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 冒号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A 用在称呼语的后边,提起下文。 B 用在“说、想、是、证明、认为、宣布、指出、告诉”等词语和“如下、例如”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 C 用在总说性和解释性词语后面。 1、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不能管到句终则不能用冒号。 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2.转述的不能用冒号。(人称发生变化) 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不来给同学们上课了。 3.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 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没有比较大的停顿不用冒号(用冒号就肯定有停顿)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5.“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如:他说今天不回家了。 (1)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2)“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6.冒号还可表总结。 如: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7、 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 如: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的冒号应该改删去。) 8、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如: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9、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刻着”没有提示性,去冒号。也可以改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例(8)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唐《琐忆》) 这个例子相当典型。特别是所引的话被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逗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