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马说 陈仲举言为士则(2020黔西南)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普惠英才 佚名 参加讨论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注释】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是当时的名士,为人高洁。廨:官署。式:通"轼",车前横木,文中是扶着轼的意思。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才美不外_____
    ②策之不以其_____
    ③登车揽_____
    ④吾之礼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同样是面对人才,【甲】【乙】两文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案】
    (1)①同"现",表现;②正确方法(规律);③嚼子和缰绳;④贤士。
    (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两文的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写千里马怀才不遇,乙文写徐孺子幸遇"伯乐"(太守);甲文为千里马抒发委屈和不平,乙文借描写太守的言行,赞扬他礼贤下士赏识人才的善举。
    (4)【示例1】能接受。各行各业,需要大量踏实、埋头苦干的普通劳动者。从古至今,真正能够超越普通人,成为精英,需要具备多种条件。我情愿默默无闻,做好自己。
    【示例2】不能接受。人生一世,只此一回,不能重来,机会不能错过。碌碌无为,平庸度日,不是我的选择。一定要拼搏努力,轰轰烈烈,千里驰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