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生物 > 综合辅导 >

2022中考复习必备,初中生物所有必背知识点(一)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变量:在“假设”中,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变量;再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对照实验:是指实验中除这个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重点在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结构识记口诀:
    目镜物镜反光镜,
    镜座镜柱和镜臂,
    镜筒下连转换器,
    准焦螺旋分粗细,
    载物台上压片夹,
    通光孔下遮光器。
    (2)显微镜的使用的图要掌握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边向目镜内观察,一边转动反光镜,看到白色光亮的圆形视野,表示对光成功。(光线不足时用大光圈、凹面镜)
    ③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在一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载玻片)。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当看到物像的时候,改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使物像更加清晰(左、右都要眼睁开)。
    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①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③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④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⑤碘液染色。
    ⑥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以上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
    “擦”、“滴”、“取”、“展”、“盖”(“染”、“吸”)。
    临时装片制作识记口诀:
    擦玻片,中滴水,
    取材料,放中央,
    盖玻片,轻轻放,
    染色吸水才在行。
    技能训练:
    (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2)物像在视野中的位置、挪动方向,: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高、低倍镜下观察的物象特点
    (4)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细胞核在遗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控制性状的最小单位)。
    三、生物与环境
    1.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和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3)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如:草 → 兔 → 狼(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捕食者。) 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数起,每条食物链要数到底,不能漏数。
    (2)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计算食物链几条(从植物开始 算有几个分支,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相加。)
    找出最长或最短的一条食物链并写出来(注意箭头方向)
    4.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高)的生物数量越少,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越靠近前端(营养级低)的生物数量越多,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
    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2)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