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业 1.战国时措施 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 2.秦朝时措施 (1)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2)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3)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3.西汉 (1)措施 汉武帝:a.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b.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商业发展表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4.隋朝时措施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5.唐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1)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 (2)出现繁华的大都市。长安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6.两宋时商业发展表现 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1)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其人口多达百万。 (2)海外贸易繁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3)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7.元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8.明朝时商业发展表现 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9.清朝 (1)措施 清朝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商业发展表现 1757年,清政府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10.我国古代货币制度的演变 (1)秦朝: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西汉: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3)隋朝:统一南北币制。 (4)两宋:使用纸币——交子。 11.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国家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开展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增加,需要交换,这就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开展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统一与发展: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 (5)政府采取的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及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外商业贸易的发展 12.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 (1)商业场所变化:从城市——草市——专业化集市 (2)交易内容变化:从土特产品——农副产品——手工业品 (3)交易媒介变化:从无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纸币 (4)交易领域变化:从流通领域——生产领域 (5)商人组织的变化:从血缘——地缘(商帮) (6)交易范围扩大:明清长途贩运出现 13.全面理解明清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1) 出现时间:明代中后期出现,清朝缓慢发展 (2)产生的基本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最早出现的地区和行业:江南(苏州、杭州);丝织业 (4)主要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出现 (5)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14.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