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22-03-28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历史复习: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概述】
    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艰难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企业家。
    不过,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也极不均衡。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风俗习惯都发生深刻变化。人们
    在外来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不断求新求变,一系列新事物不断出现。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近代教育不断改革。建学堂、废科举、立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建立起来。与此同时,新闻出版业也发展起来,人们得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和信息。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一批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作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要点】
    1.“状元实业家”张謇
    《马关条约》签订后,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出现了早期的民族工业,涌现出像状元实业家张謇这样的爱国实业家,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社会习俗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教育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逐步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