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元素 (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 ①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Fe的意义:3点。 ③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