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学习计划、复习资料!

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2023年初中语文文字运用题之修辞手法答题要

http://www.newdu.com 2022-11-17 中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温故知新
    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
    接下来,将相关修辞手法及作用进行简单回顾:
    1.比喻
    满足比喻的两个条件: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
    比喻的分类: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形象;用浅显易见的事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深入浅出。
    2.比拟
    比拟的分类:拟人、拟物。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物当成物来写。
    作用:使描写的对象更加活泼、亲近,使语句更加生动形象。
    3.夸张
    夸张的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作用:突出特征,强化感情;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营造气氛,引人联想。
    4.借代
    分类: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称、形象代本体、结果代原因、材料代本体。
    作用:使描写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5.排比
    特征: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文意贯通,语势强劲;增强作品的气势,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6.反复
    特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种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怀写景,感染力强;加强节奏感,增强旋律之美。
    7.设问
    特征: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作用:提醒注意,引起思考;有时出现在篇首或段首,有引起下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
    8.反问
    特征: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以深刻的想象。
    9.对偶
    特征: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相似、相关或相承意思。
    分类:正对、反对、串对。
    作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表意凝练集中,概况力强。
    二、考查方式
    1.题目形式
    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形式,但是以主观题的为主。
    2.提问方式
    客观题: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主观题:请简要赏析文段中画横线句的修辞手法/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三、答题思路
    1.客观题的答题思路:
    首先,需要准确画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接着,需要准确识别各个选项的修辞手法。一般四个选项为诗句或者文言语句,这就需要熟识相关语句,或者提升自己古诗文的理解力。最后,根据相应理解做出选择。
    2.主观题的答题思路
    分析构成:根据具体修辞手法进行拆分分析。
    分析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句及相关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具体例题解析:
    客观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只有保持尝试、敢于努力,长期的坚持就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收获创造之果、开出创新之花。(选自《2022届11月调研考试(J)》)
    和加粗字体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B.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
    解析:先看加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原句表达的是长期坚持在未来所获得的创造成效,将创造的成效比喻成创造之果和花,所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A项将西湖比喻成西子,比喻修辞手法。B项“斗十千”“值万钱”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C项“丝竹”代指音乐。D项“愁攀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由此确定选A项。
    主观题:
    欢乐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
    文中加粗字体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一卷)》)
    解析:
    第一步,审题,题目中包括三个要点:对偶修辞手法,构成,表达效果。
    第二步,回顾对偶修辞手法的特征及相关效果。
    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效果:分析其答题角度,从内容和结构形式两方面进行考虑。
    第三步,组织答案。
    构成:”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的名词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式结构——“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结构。两个句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顿挫感强;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传统节日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中考语文
中考数学
中考英语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学
中考政治
中考历史
中考地理
中考生物
历史与社会
备考经验